[发明专利]一种电量提醒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3451.0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4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友军;王蓓蓓;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448 | 分类号: | H04M1/72448;H04M1/72454;G06F1/3246;G06F1/3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冯建基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量 提醒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电量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本终端的使用记录,所述使用记录至少包括电量使用参数;
根据所述电量使用参数确定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
获取终端的当前电量;
响应于确定出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一条件,发出充电提示信息;
所述发出充电提示信息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出在当前时间后的预设的第二时长内本终端未进行充电,且本终端具备自动开关机功能,且本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二条件,计算关机时长,以便本终端在关机后,在所述关机时长到达时自动开机;
所述使用记录还包括使用时间参数,所述第一预设状态包括待机状态,确定本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二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电量使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在第二预设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所述第二预设状态包括关机状态;
根据所述使用时间参数确定本终端在预设的第一时长的使用时间区间,并确定所述使用时间区间的第三时长;
计算所述第一时长与所述第三时长的第一差值;
计算所述第一差值与本终端在第二预设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的第二乘积;
计算所述第三时长与本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的第三乘积;
计算所述第二乘积与所述第三乘积的和;
响应于确定出所述当前电量大于所述和,确定本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二条件;
其中,第一时长是指前一个自然日用户结束使用终端的时间到下一个自然日用户结束使用终端的时间;
所述第一时长的使用时间区间采用以下方式确定:以自然日为单位统计每个自然日用户首次使用终端的时间和最后使用终端的时间出现的次数,将出现次数最多的用户首次使用终端时间和最后使用终端时间两者间的时间,作为第一时长的使用时间区间。
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量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状态包括待机状态,所述确定出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一条件,包括:
计算所述终端在待机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预设的第一时长的第一乘积;
响应于确定出所述当前电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乘积,确定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一条件。
3.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量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关机时长,包括:
计算所述当前电量与所述第三乘积的第二差值;
计算所述第二差值与所述终端在第二预设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的商,确定为所述关机时长。
4.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量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出充电提示信息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出在当前时间后的预设的第二时长内本终端未进行充电,且本终端具备自动开关机功能,且本终端的当前电量不符合预设第二条件,将本终端设置为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并将所述第一差值设置为关机时长,以便本终端关机后,在所述第一差值的时长到达时自动开机。
5.基于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量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出充电提示信息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出在当前时间后的预设的第二时长内本终端未进行充电,且本终端不具备自动开关机功能,将本终端设置为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
6.基于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量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机工作模式包括性能模式、平衡模式和省电模式,所述将本终端设置为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电量使用参数分别确定终端在性能模式、平衡模式和省电模式下电量的消耗速度;
计算所述当前电量与所述第二乘积的第三差值;
分别计算所述第三差值与终端在性能模式下电量的消耗速度的商、或所述第三差值与终端在平衡模式下电量的消耗速度的商、或所述第三差值与终端在省电模式下电量的消耗速度的商,以分别得到性能模式或平衡模式或省电模式下的待机时长;
确定待机时长大于所述第三时长的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将本终端设置为所述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34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系统治疗仪
- 下一篇:一种大动物经皮穿刺股动脉置管采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