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包控制电路和电池包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3386.1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3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沈锋;华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16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控制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控制电路和电池包,电池包控制电路包括n路电池支路、远程控制单元、电池包断路单元以及电池管理系统;n路电池支路对称设置;每路电池支路由至少三个电池模组串联组成,每路电池支路均通过内部通讯接口实现与电池管理系统的通讯连接;电池包断路单元分别与电池管理系统、n路电池支路电连接,用于在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下实现对电池支路的充放电控制;远程控制单元与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电池管理系统通过远程控制单元实现与服务器端的通讯连接。本发明不仅满足了大倍率放电工况,还适用于小电量、低电压平台、高放电倍率的应用场景,实现了简化线路连接结构、降低安装难度且缩小电池包体积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池包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控制电路和电池包。
背景技术
为解决高倍率放电工况下,单个模组、电池箱放电倍率不足的问题,常采用多支路电池系统来应对高倍率放电工况。
现阶段,多支路电池系统通常采用多个电池包+独立外置BDU(BatteryDisconnect Unit,电池包断路单元)的方案,电池系统中的BMS(电池管理系统)采用分布式,即主板+多个从板的形式,并在电池包的箱体外利用线束并联,形成多个支路输出,因此,电池包之间需要较多的转接线束。这种方式不仅大幅增加物料成本,且转接线束及电池包过多也会增加安装难度,对于小电量、低电压平台以及高放电倍率的工况并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包控制电路和电池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支路电池系统的BMS设置于电池包的箱体外,需要电池包外部转接导致的线束繁多、安装难度较大且电池包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控制电路,所述电池包控制电路包括n路电池支路、远程控制单元、电池包断路单元以及电池管理系统,其中,n≥2,且n为偶数;n路所述电池支路对称设置;
每路所述电池支路由至少三个电池模组串联组成,每路所述电池支路均通过内部通讯接口实现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通讯连接;
所述电池包断路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n路所述电池支路电连接,用于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下实现对所述电池支路的充放电控制;
所述远程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所述远程控制单元实现与服务器端的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包断路单元包括放电正接口、放电负接口、总正继电器、总负继电器、慢充正接口、慢充负接口以及慢充继电器;
所述总正继电器的第一端分别与每一路所述电池支路的正极、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第一电源控制端电连接,所述总正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放电正接口电连接;
所述总负继电器的第一端分别与每一路所述电池支路的负极、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第二电源控制端电连接,所述总负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放电负接口电连接;
所述慢充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每一路所述电池支路的正极、所述总正继电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慢充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慢充正接口电连接;
所述慢充负接口与每一路所述电池支路的负极、所述总负继电器的第二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包断路单元还包括主熔断器;所述主熔断器设置于所述总正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支路的正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包断路单元还包括预充继电器和预充电阻;
所述预充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总正继电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预充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预充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预充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总正继电器的第二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包断路单元还包括加热熔断器和加热继电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33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拨叉两孔钻床夹具
- 下一篇:一种建筑墙面用新型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