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置间通讯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2964.X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4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爽;金梦轩;郑毅;王皓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4/80 | 分类号: | H04W4/80;F41A33/00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罗丹 |
地址: | 10001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通讯 方法 存储 介质 设备 | ||
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间通讯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通讯方式将所述可穿戴装置以第二通讯方式进行通讯的通信地址以及所述可穿戴装置的状态信息发送给第一手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通讯方式与所述第二通讯方式不同;接收所述第一手持装置基于所述通信地址以所述第二通讯方式发送的所述第一手持装置的状态信息;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手持装置的状态信息,建立所述可穿戴装置与所述第一手持装置之间的绑定关系;持续通过所述第一通讯方式向所述第一手持装置发送消息,以保持与所述第一手持装置之间的通讯连接。在将该方法应用于射击对抗训练场景下,可有效避免参与者遗弃可穿戴装置而作弊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置间通讯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射击模拟训练场景下,参与者通过穿着可穿戴装置,例如装具,以及手持装置,例如发射机参与射击对抗训练,一个参与者可通过其所持有的手持装置向其他参与者穿戴的可穿戴装置发射信号的方式模拟射击。在该过程中,一些参与者可能会通过遮挡可穿戴装置上设置的用于感应信号的探头,或脱掉可穿戴装置避免被射击从而达到作弊的目的,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可穿戴装置由于无法检测到异常而无法规避这种行为,故,一种装置间通讯方法有待被提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间通讯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在将该方法应用于射击对抗训练场景下,可有效避免参与者遗弃可穿戴装置而作弊的问题。
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间通讯方法,包括:通过第一通讯方式将所述可穿戴装置以第二通讯方式进行通讯的通信地址以及所述可穿戴装置的状态信息发送给第一手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通讯方式与所述第二通讯方式不同;接收所述第一手持装置基于所述通信地址以所述第二通讯方式发送的所述第一手持装置的状态信息;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手持装置的状态信息,建立所述可穿戴装置与所述第一手持装置之间的绑定关系;持续通过所述第一通讯方式向所述第一手持装置发送消息,以保持与所述第一手持装置之间的通讯连接。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持续以所述第一通讯方式向第二手持装置发送所述可穿戴装置的状态信息以及所述可穿戴装置以所述第二通讯方式进行通讯的通信地址;获取所述第二手持装置基于所述通信地址以所述第二通讯方式发送的所述第二手持装置的状态信息;建立所述可穿戴装置与所述第二手持装置之间的绑定关系。
可选的,所述可穿戴装置为装具,所述第一手持装置为发射机,所述装具的预设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发射机发射的信号的信号接收模块,所述发射机用于受控向所述装具的预设位置处发射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讯方式为红外通讯方式,所述第二通讯方式为Zigbee通讯方式。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建立所述可穿戴装置与所述第一手持装置之间的绑定关系之后,周期性的向外发射红外信号;响应于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连续接收到被反射回的所述红外信号超过预设次数,则断开所述可穿戴装置与所述第一手持装置之间的通讯连接。
可选的,持续通过所述第一通讯方式向所述第一手持装置发送消息,包括:持续以预设发射角度范围以及预设发射功率向所述第一手持装置发射红外信号。
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间通讯方法,包括:接收来自所述可穿戴装置以第一通讯方式发送的所述可穿戴装置的状态信息以及所述可穿戴装置以第二通讯方式进行通讯的通信地址;以所述第二通讯方式根据所述通信地址将所述第一手持装置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可穿戴装置,以建立与所述可穿戴装置之间的绑定关系;接收所述可穿戴装置持续以所述第一通讯方式发送的数据,以保持与所述可穿戴装置之间的通讯连接。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以所述第二通讯方式根据所述通信地址将所述第一手持装置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可穿戴装置之后,响应于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一手持装置持续未接收到所述可穿戴装置下发的红外信号,断开与所述可穿戴装置之间的通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29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