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野外转运笼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2634.0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0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吴代福;刘晓强;何胜山;刘苇萍;李德生;高强;彭渤钧;杜欧;周佳;崔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1/02 | 分类号: | A01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洋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野外 转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外转运笼,涉及动物野外转运技术领域。该野外转运笼,其包括顶板、底板、门板、背板及两张侧板。底板分别与背板及两张侧板各自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顶板分别与背板及两张侧板各自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以使顶板、底板、背板及两张侧板共同围成具有开口的转运空间。门板可拆卸地设置于转运空间的开口处,以封闭转运空间。该野外转运笼,其具有能够拆卸,便于运输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野外转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野外转运笼。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转运笼不便于运输,在野化培训与野外引种时,使用较不方便。
有鉴于此,研发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野外转运笼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外转运笼,其具有能够拆卸,便于运输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野外转运笼,其包括顶板、底板、门板、背板及两张侧板;
所述底板分别与所述背板及两张所述侧板各自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顶板分别与所述背板及两张所述侧板各自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以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背板及两张所述侧板共同围成具有开口的转运空间;所述门板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转运空间的开口处,以封闭所述转运空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侧板的一端边缘设有卡槽,两个所述侧板上各自的所述卡槽相对设置,所述门板的两条边缘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两个卡槽内。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卡槽顶端设有开口,所述门板能够由所述卡槽顶端滑出所述卡槽。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门板的顶部设有第一锁定部,所述顶板的外侧面设有第二锁定部,所述第一锁定部能够与所述第二锁定部配合,以锁定所述门板于所述卡槽内。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两张所述侧板相对设置,所述背板与所述门板相对设置;
所述背板及两张所述侧板均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侧板的外侧面上及所述底板的边缘设有连接孔,所述野外转运笼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穿入所述侧板上的所述连接孔及所述底板上的所述连接孔,从而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侧板和所述顶板。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板的顶面上还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靠近所述底板的顶面边缘设置,所述侧板的底部设有定位孔,所述底板于所述侧板连接时,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配合。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顶板包括框架和内板,所述内板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顶板的内侧面。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内板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多个透气孔分布设置于所述内板,且与所述框架的空格对应。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顶板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的数量为两个,且均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外侧面,并分别靠近所述顶板的两个相对的边缘设置。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野外转运笼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26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