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型河湖污染水质生态的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2442.X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9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庄严;何霞;李立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水务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48;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李明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型 污染 水质 生态 修复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湖泊治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型河湖污染水质生态的修复方法,所述修复方法针对半封闭性的河流和封闭性的湖泊、水库、池塘、人工景观水体等非流动性或流动性很差的受到污染的富营养化水体;它以源头治理、分散治理、就地处理为指导,从控源截污、清淤与底泥治理、河道水体净化、生态修复、维护管理五个方面进行快速综合治理。该用于大型河湖污染水质生态修复系统装置,通过在过滤球柱的表面开设有滤孔,污水从过滤球柱穿过,其表面开设的滤孔将杂质隔绝开,其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对污水进行过滤,从而实现了污水净化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湖泊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大型河湖污染水质生态的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是排放各种污水的汇集地,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的加剧,污水排入增多,河湖水体的稀释净化作用已大为削弱,超出了河湖水体的自净能力界限,因而使污染物沉积在水中,一方面使水体污浊、黑臭,一方面造成藻类疯长泛滥。即便进行了彻底的截污和清淤,由于河湖是一个开放的水环境,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的达标废水,工业企业和畜禽集中养殖场产生的污水经处理后排放的达标废水,仍然含有一定的污染物。而广大农村散养的畜禽粪便,难以避免人为的垃圾丢弃,以及地表土壤中的有机物及氮、磷等营养物质随雨、雪等大气降水的地表径流流入。而河湖水体的不断蒸发,时间一久,河湖水体的水质会重新被污染,因此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河湖水体污染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大型河湖污染水质生态的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大型河湖污染水质生态的修复方法,所述修复方法针对半封闭性的河流和封闭性的湖泊、水库、池塘、人工景观水体等非流动性或流动性很差的受到污染的富营养化水体;它以源头治理、分散治理、就地处理为指导,从控源截污、清淤与底泥治理、河道水体净化、生态修复、维护管理五个方面进行快速综合治理,该技术同时可广泛应用于河道、湖泊、景观水治理。
优选的,所述可提供一种大型河湖污染水质治理的组合物,包括酵母菌、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玉垒菌、硫化细菌、治理促进剂水苏碱。
优选的,所述对河湖污染水质进行体积测量,得出污染水质的体积,在每一吨水中大约添加70~130g河湖污染水质治理的组合物。
优选的,所述通过配合河湖污染水质治理的组合物对河湖污染水体进行表层、中层、深层处理,对水中悬浮物进行分解沉降,喷洒除藻去臭剂,进行除藻、杀菌,去黑臭治理,达到净化河湖水体的目的;无需将污水排放,不会对下游造成污染,治理时间短、见效快。
优选的,所述可以往水体中投加滤食性水生动物以及种植水生植物,完善水体生态系统链条,利用水生植物同微生物功能菌协同作用,与藻类进行生长竞争。
一种用于大型河湖污染水质生态修复系统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分流管道,所述分流管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水流出口,所述水流出口的外侧设置有初滤机构,所述初滤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磁层,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滤层,所述第二滤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丝,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发生器,所述电磁发生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磁环绕丝,所述电磁环绕丝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网,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过滤球柱。
优选的,所述过滤球柱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活动卡接套。
优选的,所述过滤球柱的表面开设有滤孔。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型河湖污染水质生态修复系统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水务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水务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24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