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页岩油抽油机采油系统井下气液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2372.8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6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邢雷;赵立新;蒋明虎;赵嵘广;李金煜;刘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38 | 分类号: | E21B43/38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6331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页岩 抽油机 采油 系统 井下 分离 装置 | ||
一种适用于页岩油抽油机采油系统井下气液分离装置。主要解决页岩油开采过程中含气条件下的抽油机效率低下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气液分离装置内置有液流收集盖、导气管、液流分隔筒、螺旋流道、旋流器外壳、沉积腔外壳、气旋保护罩、倒锥以及底座;采出液由进液口进入,分离后的气被排出到油套环空外,液相进入沉积腔被抽油机举升至地面。本种气液分离装置,可消除页岩油在开采过程中大量的气相被举升地面所造成的影响,提高抽油机的工作效率,避免了抽油机长期采出气相导致的异常磨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油田开采页岩油过程中抽油机采油系统的井下气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页岩油开采技术的不断成熟,产能逐渐增加,所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增多,其中伴生气的问题对页岩油的开采过程中的影响最大。页岩油开采过程中普遍使用抽油机将采出液举升至地面,而伴生气会使气体先于采出液被抽油机抽取从而降低产能并使抽油机磨损加速。目前,可实现在与抽油机协同工作的井下脱气旋流分离装置鲜有报道,并且需求正逐渐增加,因此有必要研制可与抽油机协同工作的井下脱气旋流分离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页岩油抽油机采油系统井下气液分离装置,混合相采出液进入分离装置后,气相经旋流分离后由桥式通道排到有套环空外,采出液由底流口进入沉积腔,继而经由抽油机举升至地面,使得抽油机不再受伴生气影响开采效率,节省开采成本,为保障油田可持续开采起重大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种适用于页岩油抽油机采油系统井下气液分离装置,具有液流收集盖1、导气管2、液流分隔筒3、螺旋流道4、旋流器外壳5、沉积腔外壳6、气旋保护罩7、倒锥8以及底座9;其独特之处在于:
所述液流收集盖1采用两端为不同直径圆柱体同心相叠结构,内部具有桥式通道可使气相排至油套环空区域;液流收集盖1具有封隔器连接螺纹101、除气桥式通道102、液流分隔筒连接螺纹103和导气管连接螺纹104;封隔器连接螺纹101在井下与封隔器通过螺纹连接;除气桥式通道102在液流收集盖1内部用于将气相引导从侧面排出到油套环空区域,液流分隔筒连接螺纹103与液流分隔筒3螺纹连接,并有台阶结构定位密封;导气管连接螺纹104在除气桥式通道102下部,与导气管2螺纹连接。
所述导气管2为一两端具有相同外螺纹的圆管结构,具有上螺纹201与下螺纹202;上螺纹201与液流收集盖1中的导气管连接螺纹104螺纹连接,下螺纹202与液流分隔筒3中的导气管固定螺纹302螺纹连接。
所述液流分隔筒3为圆柱桶形结构,在底部具有对称方形口;具有混合相进液口301、导气管固定螺纹302、液流分隔筒螺旋流道固定螺纹303、旋流器外壳固定螺纹304、沉积腔外壳固定螺纹305以及液相采集通孔306;混合相进液口301对称分布在液流分隔筒3底部,导气管固定螺纹302与导气管2中的螺纹202螺纹连接,液流分隔筒螺旋流道固定螺纹303与螺旋流道4中的螺旋流道液流分隔筒固定螺纹401螺纹连接,旋流器外壳固定螺纹304与旋流器外壳5中的旋流器外壳液流分隔筒固定螺纹501螺纹连接,沉积腔外壳固定螺纹305与沉积腔外壳6中的沉积腔外壳液流分隔筒固定螺纹601螺纹连接;液相采集通孔306与混合相进液口301处于同一平面,在旋流器外壳固定螺纹304与沉积腔外壳固定螺纹305结构中间。
所述螺旋流道4为圆柱形螺旋流道,内部通孔成圆台形状;具有螺旋流道液流分隔筒固定螺纹401、梯形螺旋流道402以及气旋保护罩固定螺纹403,螺旋流道液流分隔筒固定螺纹401与液流分隔筒3中的液流分隔筒螺旋流道固定螺纹303螺纹连接;梯形螺旋流道402分布在圆台外壁,轮廓呈圆柱形,气旋保护罩固定螺纹403与气旋保护罩7中的气旋保护罩螺旋流道固定螺纹701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23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