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性高强度手机折叠屏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8760.9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3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孙洪顺;朱阳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企知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20 | 代理人: | 蔡天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性 强度 手机 折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定性高强度手机折叠屏,包括:副屏,副屏包括:第一副屏、与第一副屏相连接的第二副屏,第一副屏与第二副屏的连接处设有折叠结构,折叠结构包括:支撑块、活动设置在支撑块上的旋转件、以及位于旋转件上的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件、与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件;设置在旋转件上的转动加强结构,与副屏相连接的的主屏,副屏与主屏的连接处设有铰接结构,铰接结构包括:转动臂、与转动臂转动连接的转动件。通过采用折叠结构、转动加强结构、以及铰接结构保证主屏与副屏、以及副屏与副屏之间转动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实现向内至少折90°,向外折180°,展平时能保持水平以及折合后不会反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叠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稳定性高强度手机折叠屏。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移动终端产品的更新迭代愈发频繁。近几年,继后置多摄像头技术、指纹识别技术等多种手机硬件技术成熟之后,它们越来越多地成为了手机硬件的标配,而全面屏和折叠屏因其超高的屏占比、更加灵活的硬件交互方式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和操作魅力,驱使着越来越多的研发团队对全面屏和折叠屏手机方案的探索。现有的折叠屏手机在设计时,主要考虑如何实现折叠处转动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性高强度手机折叠屏,具有稳定转动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稳定性高强度手机折叠屏,包括:
副屏,所述副屏包括:第一副屏、与所述第一副屏相连接的第二副屏,所述第一副屏与所述第二副屏的连接处设有折叠结构,所述折叠结构包括:支撑块、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上的旋转件、以及位于所述旋转件上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件;
设置在所述旋转件上的转动加强结构,所述转动加强结构包括:安装基板、位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一加强臂、与所述第一加强臂相对设置的第二加强臂,所述第一加强臂与所述第二加强臂之间连接有转动加强臂;
与所述副屏相连接的的主屏,所述副屏与所述主屏的连接处设有铰接结构,所述铰接结构包括:转动臂、与所述转动臂转动连接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套、贴合所述转动套设置的转动垫片、位于所述转动垫片一侧的加强垫片、以及设置在所述加强垫片上的旋转轴。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时,转动臂两侧的安装孔与主屏和副屏相固定,当主屏与副屏折叠时,辅助转轴和旋转轴同步运动,带动转动臂发生转动,通过采用转动垫片和加强垫片的相互叠加,提高驱动臂转动处的稳定性;旋转件上通过设置多组第一驱动臂与第二驱动臂来实现副屏的转动;进一步的,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相互转动连接,使得副屏的铰接处能稳定转动;旋转件的中心位置处设置的转动加强臂既实现了旋转件之间的连接,也提高了转动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块设置三组,所述旋转件对称设置两侧;其中两所述支撑块设置在所述旋转件的两侧,且两所述支撑块上设有驱动臂,所述驱动臂包括:第一驱动臂、与所述第一驱动臂相对设置的第二驱动臂,所述第一驱动臂与所述第二驱动臂的折弯部安装在所述旋转件上;另一所述支撑块设置在所述旋转件的中部位置处,且所述转动加强结构位于所述旋转件上。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块对驱动臂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驱动臂能够顺利的转动;转动加强结构提高转动处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提高手机折叠转动使用的次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多组,且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均开设有紧固孔;所述第一转动件上开设有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设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板、位于所述转动板上的弹性件、以及用于与所述弹性件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套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87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