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公路工程涵洞组合式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8333.0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9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超;郭秀清;侯少博;李苗;张慧玲;冯海燕;吴振坤;王嘉宇;秦灵刚;卢广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彦超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E02D27/12;E02D5/74;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章洪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公路工程 涵洞 组合式 加固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工程涵洞组合式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涵洞墙身,所述涵洞墙身包括主体层,所述主体层的一侧设置有磨耗层,所述涵洞墙身的上端设置有涵洞盖板,所述涵洞盖板设置为倒“凹”状,所述涵洞盖板与涵洞墙身设置为贴合,止水板,其设置在所述涵洞墙身的一侧,所述止水板的内侧设置有沉降缝,所述止水板设置为矩形板状,所述止水板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所述止水板之间的距离设置为一致,所述沉降缝的数量与止水板的数量设置为一致,所述沉降缝的内部填充有沥青,所述止水板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托条,所述支撑托条设置有两个,其实现了通过预先安装的方式来完成对整个涵洞防水加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涵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公路工程涵洞组合式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涵洞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使公路顺利通过水渠不妨碍交通,设于路基下修筑于路面以下的排水孔道,通过这种结构可以让水从公路的下面流过。用于跨越天然沟谷洼地排泄洪水,或横跨大小道路作为人、畜和车辆的立交通道,或农田灌溉作为水渠。涵洞主要由洞身、基础、端和翼墙等。涵洞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常用砖、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筑成。一般孔径较小,形状有管形、箱形及拱形等。涵洞的作用是迅速排除公路沿线的地表水,保证路基安全。作为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涵洞在公路工程中占较大比例,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工程数量和工程造价上,而现有的涵洞在进行施工时,常常需要使用加固结构来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现有的涵洞加固结构在对其进行使用时,常常会在涵洞的使用过程中,会因墙身被渗入的雨水侵蚀而导致墙身产生开裂的现象,但现有的维修方式较为复杂,从而需要多样工艺才可完成对涵洞的维护,进而影响到整个涵洞的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公路工程涵洞组合式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实现了通过预先安装的方式来完成对整个涵洞防水加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公路工程涵洞组合式加固结构,包括:
涵洞墙身,所述涵洞墙身包括主体层,所述主体层的一侧设置有磨耗层,所述涵洞墙身的上端设置有涵洞盖板,所述涵洞盖板设置为倒“凹”状,所述涵洞盖板与涵洞墙身设置为贴合;
止水板,其设置在所述涵洞墙身的一侧,所述止水板的内侧设置有沉降缝,所述止水板设置为矩形板状,所述止水板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所述止水板之间的距离设置为一致,所述沉降缝的数量与止水板的数量设置为一致,所述沉降缝的内部填充有沥青,所述止水板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托条,所述支撑托条设置有两个;
封盖,其设置在所述磨耗层的内部,所述封盖上设置有内挤头,所述封盖设置有多个,所述封盖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所述磨耗层的另一侧设置有指示块,所述指示块设置为圆柱块状,所述指示块与磨耗层固定连接,所述指示块的圆心与封盖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位于水平面上;
加固钉,其设置在所述主体层的内部,所述加固钉设置有多个,所述加固钉的数量与封盖的数量设置为一致,所述加固钉靠近封盖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所述封盖与加固钉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加固钉上设置有排液孔,所述排液孔设置有多个,所述排液孔设置为圆孔状,所述排液孔的深度与加固钉的厚度设置为一致。
优选的是,所述止水板的一侧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设置为矩形板状,所述加固板的上下端均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置有多个,所述定位块设置为“凹”状,所述定位块与加固板设置为贴合,所述加固板的数量设置为定位块数量的二分之一,所述加固板的一侧设置有加固条,所述加固条设置有多组,所述加固条每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加固条呈对称布置,所述加固条的组数与加固板的数量设置为一致,所述加固板与加固条固定连接,所述加固板与定位块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彦超,未经王彦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83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