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种植用施肥喷药一体化喷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8252.0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5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王付华;王越涛;付景;杨文博;尹海庆;王生轩;白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A01C23/04;A01C2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李志民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种植 施肥 一体化 喷洒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农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种植用施肥喷药一体化喷洒装置,包括第一箱体,第一箱体后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第一箱体后侧的左侧和第二箱体后侧的左侧均开设有第一入水口,通过设置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可以让使用者通过移动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让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通过底部的转轮和万向轮进行移动,可以移动到需要使用的位置,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中安装有液箱和料箱,液箱中储存着农药,以便于对稻田的农药喷洒,料箱中储存着肥料,以便于对稻田进行施肥,在移动第二箱体时,可以携带多个第二箱体以备用农药和肥料资源,减少了往返补充农药和肥料的次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种植用施肥喷药一体化喷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按留种方式分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水稻还有其它分类,按是否无土栽培分为水田稻与浮水稻。为满足水稻生长的所需营养,提高水稻的产量,会对水稻进行施肥,施肥有助于水稻的生长;水稻生长时,稻田里会出现害虫对水稻进行啃食,从而对水稻造成伤害,因此会降低水稻的产量,所以就会在水稻种植后对水稻进行打药,打药就是对水稻喷洒农药,农药可以对啃食水稻的害虫进行驱逐和消灭,因此就可对水稻进行保护,防止水稻继续遭受虫害,也就可以保证水稻的产量达到目标。
在给水稻进行施肥和打药时,就会使用到专用的设备来对水稻进行施肥和打药,在对水稻进行施肥和打药时,由于对水稻的施肥和打药的操作是分开的,所以在给水稻进行施肥和打药时,就会需要同时携带两种工具,会导致对水稻的施肥和打药操作麻烦的问题,因此需要施肥和打药一体化的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现有的施肥喷药一体化喷洒装置,由于在农田中使用时,会出现携带农药或者肥料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所以就需要往返去补充农药和肥料,这种过程会大量消耗工作的时间,因此也就会降低工作的效率,并且在给稻田进行施肥时,由于一次施肥覆盖的范围过小,所以就会需要反复的对同一个区域进行多次施肥,会降低施肥时工作的效率,而且由于给稻田进行农药喷洒时,使用同一种农药喷洒农具无法改变喷洒的状态,从而无法对不同大小区域的稻田进行农药的均匀喷洒,因此就会导致在对区域太小的稻田进行喷洒农药时,发生喷雾范围太广而造成浪费,或者在对区域过大的稻田进行喷洒农药时,由于喷洒范围太小而导致部分位置无法喷到,因此就会降低喷洒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现有的水稻种植用施肥喷药一体化喷洒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种植用施肥喷药一体化喷洒装置,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后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后侧的左侧和第二箱体后侧的左侧均开设有第一入水口,所述第一箱体后侧的右侧和第二箱体后侧的右侧均开设有第二入水口,所述第一入水口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二入水口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液箱,所述第二抽水泵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料箱,所述液箱的顶部和第一箱体的顶部均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抽水泵,所述第三抽水泵的顶部连通有水管,所述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药机构,所述料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喷射机构,所述第一箱体底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第一箱体底部的后侧和第二箱体底部的倒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第一入水口的内侧卡接有第一运输管,所述第二入水口的内侧卡接有第二运输管,所述第一运输管的后侧与液箱连通,所述第二运输管的后侧与料箱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8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