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座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7031.1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6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庄文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闫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充电座。充电座包括底板、可动件、弹性件、充电块、座体及弹臂。可动件具有相对的固定端及活动端。固定端枢接于底板。弹性件配置于底板与活动端之间。充电块固定于可动件的活动端。座体覆盖活动端,座体具有对应于充电块的第一开孔。弹臂的第一端固定于座体内,弹臂的第二端对应可动件可移动地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当弹臂位于第一位置时,弹臂的第二端抵压活动端,弹性件变形,且充电块位于座体内。当弹臂位于第二位置时,弹臂释放可动件,可动件被弹性件推动,使充电块外露于第一开孔而凸出于座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座,尤其涉及一种适于供一移动装置充电的充电座。
背景技术
传统上,充电座会有凸出于顶面的充电块,以供移动装置回到充电座时,移动装置能接触到充电块,以进行充电。然而,这样的设计会造成移动装置底侧边缘外观碰伤。此外,充电块凸出于充电座也容易受损或是被人误触而有安全上的疑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座,其充电块可在未要充电时内缩,并在要充电时凸出。
本发明的一种充电座,适于供一移动装置充电,包括一底板、一可动件、一弹性件、一充电块、一座体及一弹臂。可动件具有相对的一固定端及一活动端,其中固定端枢接于底板。弹性件配置于底板与可动件的活动端之间。充电块固定于可动件的活动端。座体覆盖活动端,座体具有对应于充电块的一第一开孔。弹臂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第一端固定于座体内,弹臂的第二端对应可动件可移动地位于一第一位置或一第二位置。当弹臂位于第一位置时,弹臂的第二端抵压可动件的活动端,弹性件变形,且充电块位于座体内。当弹臂位于第二位置时,弹臂的第二端释放可动件,可动件的活动端受弹性件的恢复力往远离底板的方向抬升,使充电块外露于第一开孔以能够电性连接于移动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移动装置包括一驱动件,充电座还包括设置于弹臂的一从动件,当移动装置靠近充电座时,驱动件使从动件移动而使弹臂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可动件包括一第一斜面及一第二斜面,第一斜面靠近固定端且远离座体的方向倾斜,第二斜面远离固定端且朝向座体倾斜,当移动装置靠近充电座时,移动装置的一滚轮依序沿着第一斜面、第二斜面而移动至底板,当移动装置离开充电座时,移动装置移动至可动件的第二斜面而将可动件朝向底板下压,进而使充电块回到座体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弹臂的第二端具有朝向底板的一抵压面及朝向充电块的一第三斜面,当移动装置离开充电座且驱动件离开从动件时,弹臂从第二位置往第一位置,可动件的第二斜面被滚轮下压,而使可动件在相对于弹臂下移的过程中,可动件的活动端沿着弹臂的第三斜面将弹臂推往第二位置,直到可动件移动到弹臂的下方,弹臂的恢复力使弹臂回到第一位置,且抵压面抵压可动件的活动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件为移动装置的一外壳,座体包括一第二开孔,从动件为一凸块,从动件外露于座体的第二开孔,当弹臂位于第一位置时,从动件外露于第二开孔而凸出于座体,当驱动件推抵从动件时,弹臂移动至第二位置而释放可动件,充电块凸出于第一开孔以与移动装置的一充电端子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件为一第一磁性件,从动件为位于座体内的一第二磁性件,驱动件的磁性与从动件的磁性相同,当移动装置的驱动件靠近从动件时,驱动件的磁斥力使从动件移动,使弹臂移动至第二位置而释放可动件,充电块凸出于第一开孔以与移动装置的一充电端子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可动件具有一中央区及位于中央区两侧的两个周围区,活动端位于中央区上,移动装置包括对应于两个周围区的两个滚轮,中央区与两个周围区沿着一第一方向排列,中央区在一第二方向上凸出于两个周围区,移动装置沿着第二方向靠近充电座,各周围区包括一第一斜面及一第二斜面,第一斜面靠近固定端且远离座体的方向倾斜,第二斜面远离固定端且朝向座体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70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