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DLIM4用作胃癌标志物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6529.6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9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吕文堂;陈慕熙;尤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格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74;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赵爱蓉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夏南路12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dlim4 用作 胃癌 标志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PDLIM4作为胃癌诊断标志物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PDLIM4的应用为PDLIM4作为检测胃癌的蛋白质分子标记。PDLIM4在胃癌细胞和癌旁细胞中存在明显的差异表达,因此,可根据其在胃细胞中的表达量检测患者是否患有胃癌。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7月9日的中国专利申请201810749863.7 “PDLIM4用作胃癌标志物的应用”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胃癌的筛查/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PDLIM4作为胃癌标志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现年轻化倾向。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大弯、胃小弯及前后壁均可受累。绝大多数胃癌属于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或出现上腹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常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症状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仍较低。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
到目前为止,已有不下10种的基因异常表达被确定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但已确定的胃癌相关基因在胃癌中的异常表达率并不高,胃癌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阐明,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仍有待提高。此外,在我国传统的胃癌手术加化疗以及近年来配合使用的多种基因治疗方法仍没有明显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因而寻找新的胃癌相关基因尤其是胃癌高表达基因对于探讨胃癌的发病机制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PDLIM4(HGNC登录号16501;Entrez Gene登录号为8572;Ensembl登录号为ENSG00000131435;OMIM登录号为603422;UniProtKB登录号为 P50479)属于FOZ/LIM蛋白家族,在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通过筛选在人类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本申请的发明人找到了一种在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在癌组织中上调表达),经质谱鉴定为PDLIM4。免疫印迹实验证实, PDLIM4的确在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在癌组织中表达上调)。通过对55对人胃癌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进行的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进一步证实了PDLIM4在人类胃癌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在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并且血清的免疫学实验也显示了PDLIM4在人类胃癌患者中高表达。
基于PDLIM4与胃癌的这种相关性,PDLIM4可以作为一种蛋白质分子标记物对它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可以用于检测胃癌。
因此,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即在于提供PDLIM4用作检测胃癌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PDLIM4的应用为,作为用于检测胃癌的蛋白质分子标记物。
本发明提供的PDLIM4用于检测胃癌的蛋白质分子标记物的应用为制备定量蛋白质组技术的试剂盒。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PDLIM4的抗体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PDLIM4的抗体的应用为,用于制备检测胃癌的制剂和/ 或用于制备检测胃癌的试剂盒。
根据本发明,抗PDLIM4的抗体包括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外检测胃组织中PDLIM4的表达是否异常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为:检测待测胃组织/血清中PDLIM4的量,并与正常胃组织/血清中的PDLIM4的量进行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格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格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65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