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墙体预制可拆卸挂钩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5161.1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3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赵盛森;赵宇;李欣怡;郭家赫;宋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G29/087 | 分类号: | A47G29/0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210 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墙体 预制 可拆卸 挂钩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墙体预制可拆卸挂钩,包括外刚套,内塑套,外钢套左右内壁固定连接抓杆,外钢套底部固定连接复位弹簧;所述内塑套外壁左右两侧设有与抓杆相嵌并相互连接的进轨道和出轨道,所述进轨道里侧连接端的开槽深度比出轨道开槽深度深,所述出轨道在与进轨道里侧连接端开槽深度小于抓杆末端弯曲部分的长度,进轨道和出轨道外侧连接端形成向内V型卡顿。进轨道里侧连接端的开槽深度比出轨道开槽深度深,出轨道在与进轨道里侧连接端开槽深度小于抓杆末端弯曲部分的长度保证插入挂钩时抓杆和进轨道配合;进轨道和出轨道外侧连接端形成向内卡顿,同时外钢套底部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保证抓杆卡在卡顿处提升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庭装修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墙体预制可拆卸挂钩。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挂钩一般为直接贴上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掉落,并且在不平坦的墙壁直接粘贴实施困难。挂钩在闲置时美观性较差,同时钩体存在安全隐患。
公开号为CN 103253206 B的发明专利,公开一种车内使用的隐形挂钩,其通过将挂钩旋转隐藏在收容腔内,用以减少挂钩闲置时,对美观和安全隐患的影响,但其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
公开号为CN202397230U的新型专利,公开一种墙体式挂钩,由母钩和子钩组成。母钩和子钩的端口处的内壁上均分布有螺纹,二者通过螺纹能够稳固连接,即子钩能够通过旋转拧入母钩的端口处从而稳固相连。母钩是与墙体连为一体的,即母钩浇筑在墙体上。该专利通过旋转拧入方式安装挂钩,为保证稳定性旋拧圈数多,安装时间过长,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墙体预制可拆卸挂钩,包括外刚套,内塑套,其中:所述外钢套左右内壁固定连接抓杆,外钢套底部固定连接复位弹簧;所述内塑套外壁左右两侧设有与抓杆相嵌并相互连接的进轨道和出轨道,所述进轨道里侧连接端的开槽深度比出轨道开槽深度深,所述出轨道在与进轨道里侧连接端开槽深度小于抓杆末端弯曲部分的长度,进轨道和出轨道外侧连接端形成向内V型卡顿。
进一步的进轨道和出轨道相互连接呈三角形。
进一步的外钢套外壁均匀分布有钢爪。
进一步的外钢套上下内壁开定位槽,内塑套上下设置与定位槽适配的定位棱。
进一步的所述外钢套外端口处设有活动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内塑套外端设挡头、挡头上旋转连接转子。转子两端铰接挂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内塑套外壁左右两侧设有与抓杆相嵌并相互连接的进轨道和出轨道,进轨道里侧连接端的开槽深度比出轨道开槽深度深,出轨道在与进轨道里侧连接端开槽深度小于抓杆末端弯曲部分的长度,保证插入挂钩时抓杆和进轨道配合;进轨道和出轨道外侧连接端形成向内卡顿,同时外钢套底部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保证抓杆卡在卡顿处提升稳定性。V型卡顿处的特殊形状保证再向里按内塑套时,抓杆进入出轨道,内塑套弹出。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整体结构图;
图2本发明整体纵向截面图;
图3 本发明整体横向截面图;
图4本发明内塑套结构图;
图5本发明内塑套右视图;
图中:1-外刚套、11-钢爪、12-定位槽、2-内塑套、 21-挂钩、22-转子、 23-挡头 、24-定位棱、25-进轨道 、 26-出轨道、3-抓杆、4-复位弹簧、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51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