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料自动折弯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5049.8 | 申请日: | 2021-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8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庄时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利佰嘉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18 | 分类号: | B21D43/18;B21D43/10;B21D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料 自动 折弯 生产线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板料自动折弯生产线,其包括折弯机器人、对中台、数控折弯机以及换手架,换手架包括立柱以及两横梁,横梁上设有多个吸盘,立柱位于最上方的横梁上方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设有用于抵接板料待折弯的一面的抵接件,立柱位于最下方的横梁下方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连杆,连杆远离立柱的一端设有用于承接板料底壁的承接件,立柱上设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和驱动连杆滑移的联动机构。本申请通过吸盘、转轴、抵接件、连杆、承接件以及联动机构的配合,有助于提升板料承接在横梁上的稳定性,从而提升板料翻面折弯时的稳定性;且利用联动机构同步实现水平方向的抵接和竖直方向的承接,有助于提升板料的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板料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板料自动折弯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折弯机器人在板料折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烧烤炉的外壳由多块不锈钢板材拼装形成,板材在折弯时,主要通过折弯机器人与数控折弯机的配合实现。
授权公告号为CN210231084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数控17轴双机器人折弯单元,包括折弯机,折弯机的前方固定安装有两个机器人,两个机器人的左侧和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换手架,两个换手架的前方分别安装有对中台,换手架包括立柱,立柱上固定安装有横梁支架,横梁支架上安装有多个吸盘,两个机器人前方放有托盘,折弯机和两个机器人均电连接有操控台,机器人上转动安装有抓手;该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工艺原因,抓手有时需要从另一侧重新抓取板料,当折弯后的板料需要翻面时,机器人带着板料来到换手架处,此时,多个吸盘吸附板料,机器人抓手松开板料,再旋转180度,再吸附板料并送去折弯机进行折弯,从而实现板料的翻面折弯。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当折弯后的板料需要翻面折弯时,机器人抓手先旋转180度再从另一侧抓取板料,由于板料具有良好的柔性,在机器人抓手从另一侧抓取板料时,会对板料施加推力,使得板料发生弯曲,当板料因弯曲与吸盘之间产生空隙时,导致板料发生倾斜甚至脱落,影响板料翻面折弯时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板料翻面折弯时的稳定性降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板料自动折弯生产线。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板料自动折弯生产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板料自动折弯生产线,包括折弯机器人、对中台、数控折弯机以及换手架,所述换手架包括立柱以及两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多个吸盘,所述立柱位于最上方的横梁上方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用于抵接板料待折弯的一面的抵接件,所述立柱位于最下方的横梁下方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立柱的一端设有用于承接板料底壁的承接件,所述立柱上设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和驱动连杆滑移的联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板料一侧的侧表面完成折弯后,由折弯机器人将其通过吸盘初步限位在横梁上,再利用联动机构,使得转轴带动抵接件转动至与板料已完成折弯的侧面抵接,同时,使得连杆带动承接件竖直向上滑移至与板料的底壁抵接,从而提升板料承接在横梁上时的稳定性,通过抵接件,有利于减小板料因受到机器人抓手的推力而产生较大形变的可能,从而提升板料翻面折弯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立柱位于最上方横梁的上方的侧壁上设有容置腔,所述立柱位于最下方横梁的下方的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抵接件包括抵板,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立柱一侧的侧壁并伸入容置腔内,所述承接件包括承接盒,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滑移连接在凹槽内的第一齿排,所述连杆远离承接盒的一端伸入凹槽内并与第一齿排连接,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排啮合,所述立柱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用于驱动第一齿轮与转轴同步转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组件驱动第一齿轮与转轴同步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排啮合传动,使得第一齿排带动连杆竖直向上运动至与板料的底壁抵接,从而实现在竖直方向对板料底部的承接作用;转轴带动抵板转动至与板料的侧壁抵接,从而实现在水平方向对板料的限位,进而减小板料在被机器人抓手抓取时产生较大形变的可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利佰嘉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利佰嘉电力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50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