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菜豆挥发物在引诱入侵害虫西花蓟马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4611.5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7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金奕轩;钟燕妮;黄旭;高振圳;万贵钧;陈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37/10 | 分类号: | A01N37/10;A01N27/00;A01N65/08;A01P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李德溅;徐冬涛 |
地址: | 21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菜豆 挥发物 引诱 入侵 害虫 西花蓟马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菜豆挥发物在引诱入侵害虫西花蓟马中的应用,所述的菜豆挥发物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或者反式角鲨烯、或者乙基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或者反式角鲨烯或者乙基苯在引诱入侵害虫西花蓟马中的应用。一种能够引诱入侵害虫西花蓟马的引诱剂,该引诱剂的有效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或者反式角鲨烯或者乙基苯。本发明提供的能够作为入侵害虫西花蓟马引诱剂来源的三种物质能够在市场上买到、且能够在西花蓟马寄主植物菜豆的挥发物中提取到,可以生产西花蓟马引诱剂或者通过直接种植一定面积的菜豆用于引诱西花蓟马,具有无污染、效率高且性能稳定的特点,适用于有机蔬菜和无公害蔬菜生产,且便于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害虫绿色防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现有物质在引诱入侵害虫西花蓟马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又称苜蓿蓟马,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该虫原产于北美洲,1955年首先在夏威夷考艾岛发现,曾是美国加州最常见的一种蓟马。由于其个体微小,善于隐藏,易于伴随国际间或地区间花卉树木跨境流通而传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花蓟马逐步向外扩展,先后侵袭了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迄今为止,西花蓟马已经遍布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等近7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检疫害虫。早在1996年,西花蓟马就被我国农业部列为进境植物检疫潜在的危险性害虫。2003年夏季,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北京市郊辣椒花朵上采集到该害虫并制作成标本,经鉴定后确认为新型入侵害虫西花蓟马,此为我国首次有关于西花蓟马发生为害的报道。在温室内稳定的环境条件下,西花蓟马一年可连续发生12~15代,成虫有入土化蛹习性,雌虫生殖方式为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在15~35℃均能发育,以27℃产卵最多,单雌产卵量达200粒以上,其发育速度快,从卵到成虫只需半个月左右。大田条件下,西花蓟马的平均卵期为5~15d,若虫发育历期为9~12d,预蛹期持续1~3d,蛹期为3~10d,成虫寿命通常为20~30d。西花蓟马的繁殖能力很强,一般的防治方法很难在田间达到有效得控制效果。
植物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介导植物种内与种间、植物与昆虫以及植物与害虫天敌之间进行化学通讯的重要纽带,包括调控传粉、种子萌发、保护自身免受植食性昆虫、寄生生物和病毒等的为害。植物挥发物是近三十年来植物保护领域及化学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在关于VOCs等次生代谢物质的生物合成、代谢、功能,及其与昆虫互作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常多的进展。植物挥发物是指植物地上部分,如叶片、花和嫩芽等表面散发的,在植物不同发育时期通过自身生物合成所释放的气味物质,通常是由多种微浓度的挥发性次生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而不是由单一物质组成的。其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100-200之间,主要有烷烃、芳香烃、醇类、酮类、醛类、酯类、酚类、有机酸类和萜烯类等,其中参与调控昆虫行为相关的VOCs主要是酚类、萜烯类、生物碱和绿叶性气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能够作为入侵害虫西花蓟马引诱剂来源的植物以及具体物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菜豆挥发物在引诱入侵害虫西花蓟马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菜豆挥发物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或者反式角鲨烯、或者乙基苯。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或者反式角鲨烯或者乙基苯在引诱入侵害虫西花蓟马中的应用。
所述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或者反式角鲨烯或者乙基苯能够引诱刚羽化的西花蓟马成虫。
一种能够引诱入侵害虫西花蓟马的引诱剂,该引诱剂的有效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或者反式角鲨烯或者乙基苯。
所述的引诱剂为植物源引诱剂。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46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