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薄壁线用硅烷自交联阻燃聚烯烃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4340.3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6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翟银枫;邵明元;祁建强;游泳;潘晓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杰科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06;C08K13/02;C08K3/22;C08K3/38;C08K5/57;C08K3/34;C08F255/02;C08F23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张燕平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薄壁 硅烷 交联 阻燃 烯烃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薄壁线用硅烷自交联阻燃聚烯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烯烃树脂、弹性体、抗氧剂、润滑剂、阻燃剂和阻燃协效剂投入密炼机中,开启密炼机,搅拌密炼;(2)将混有引发剂的硅烷液体经液体泵注射,再经双螺杆挤出机接枝到步骤(1)的产物中,得到硅烷接枝阻燃聚烯烃;(3)将聚烯烃树脂、阻燃剂、润滑剂和催化剂密炼后造粒,得催化剂母粒;(4)将硅烷接枝阻燃聚烯烃和催化剂母粒按重量比混合后,即得汽车薄壁线用硅烷自交联阻燃聚烯烃料;本发明的汽车薄壁线用硅烷自交联阻燃聚烯烃料可自行交联,交联快速,稳定性好,且无预交联现象,省去了辐照交联的繁琐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材料领域,涉及一种聚烯烃类电缆料,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薄壁线用硅烷自交联阻燃聚烯烃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用电安全的不断追求,给汽车线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线电缆的耐高温性能的提升尤其是长期使用温度的提升变得越来越重要,电线电缆的耐高温性能主要由其护套及绝缘材料决定,因而交联型材料在电线电缆上的应用日益增加。众所周知,交联聚烯烃是一种常见的电缆料,其在耐高低温、阻燃性能、耐磨性能、抗蠕变、抗老化等方面的优异性能在电线电缆中得以体现,依据其交联方式不同,交联聚烯烃主要分为化学交联、辐照交联和硅烷交联。
其中,化学交联容易在挤出时发生预交联现象。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目前工艺较为成熟,但其用于电线电缆制成成品需经过辐照方能完成交联的特性导致其生产成本及周边成本(人力成本、运输成本等)大幅增加,而硅烷交联聚烯烃由于仅需通过温水水煮或蒸汽氛围下放置即可完成交联,有成本低廉、工艺简便的优点。但是硅烷交联聚烯烃材料也同样存在容易发生预交联、材料储存时间短、阻燃性能较差的技术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薄壁线用硅烷自交联阻燃聚烯烃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成本高以及硅烷交联聚烯烃电缆料预交联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薄壁线用硅烷自交联阻燃聚烯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烯烃树脂、弹性体、抗氧剂、润滑剂、阻燃剂和阻燃协效剂投入密炼机中,开启密炼机,搅拌密炼;
(2)将混有引发剂的硅烷液体经液体泵注射,再经双螺杆挤出机接枝到步骤(1)的产物中,得到硅烷接枝阻燃聚烯烃;
(3)将聚烯烃树脂、阻燃剂、润滑剂和催化剂密炼后造粒,得催化剂母粒;
(4)将硅烷接枝阻燃聚烯烃和催化剂母粒按重量比混合后,即得汽车薄壁线用硅烷自交联阻燃聚烯烃料;
所述步骤(1)中,各个组分的重量份数为:聚烯烃树脂45~85份,弹性体5~25份,抗氧剂0.15~0.4份,润滑剂0.5~3份,阻燃剂120~200份,阻燃协效剂10~30份;所述步骤(2)中,各个组分的重量份数为:硅烷3~6份,引发剂0.1~0.5份;所述步骤(3)中,各个组分的重量份数为:聚烯烃树脂80~100份,阻燃剂150~200份,润滑剂0.5~4份,催化剂1~4份;步骤(4)中硅烷接枝阻燃聚烯烃和催化剂母粒的重量比为(15~20):1。
可选的,所述聚烯烃树脂选自组合聚乙烯醋酸乙烯酯、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或者是多种;所述聚烯烃树脂的密度为0.8~1.1g/cm3,熔融指数为0.5~4g/10min。
可选的,所述弹性体选自组合乙烯辛烯共聚物、丁二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或乙丙橡胶中的一种或者是多种。
可选的,所述抗氧剂选自组合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四〔β-(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中的一种或者是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杰科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杰科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43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