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卧式旋流板脱液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3456.5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2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杨裕能;俞金芳;陈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海鹰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K1/02 | 分类号: | C10K1/02;C10K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查鑫利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旋流板脱液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卧式旋流板脱液器,包括锥管和筒体,锥管位于筒体的两端,锥管一端中部设有导流锥,导流锥两侧设有旋流片,导流锥和旋流片表面设有规则膛线,旋流片包括内侧旋流片和外侧旋流片,内侧旋流片和外侧旋流片之间设有挡液圈,外侧旋流片位于挡液圈和筒体之间,外侧旋流片后侧的筒体侧壁上设有挡水圈。挡水液圈,防止气流旋转流动导致沉积水二次逃逸;集水管能够及时排尽挡水圈底部水;导流锥和旋流板表面设计有规则膛线,使气流速度大小、方向产生突变,大大增强涡旋效果,液滴沿旋流板及筒壁下流沉降汇集于脱液器底部通过集水管最终由排水口排出;有效避免侧壁上杂质的堆积和腐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气脱水脱尘领域,具体是一种卧式旋流板脱液器。
背景技术
前端工艺脱水脱尘不理想,工艺管线煤气中含水、尘量高,沿线水、尘自然沉降脱水脱尘慢、效率低、排水不及时。煤、铁矿等原材料硫、磷含量高导致煤气中硫氧化物、磷氧化物含量偏高,溶于水汽中形成酸性腐蚀介质对管道内壁产生腐蚀。沿线管道腐蚀氧化皮剥落随煤气流、水流移动碰到阻力处沉积。在煤气管道通向用户处,大管径煤气管道分成若干小管径管道,小管处局部阻力增加导致杂质沉积。由于杂质有酸性,长时接触腐蚀更加严重,管壁上由于腐蚀阻力系数会增加沉积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一段时间后结垢严重。同时酸的存在加速了耐火砖、格子砖的渣化,烧嘴的腐蚀堵塞等情况的发生。
此外,已经公开的现有技术CN201110376615,公开了卧式套管旋流板脱水器,包括脱水器本体、外壳、锥管和套管,脱水器本体上设有入孔,入孔后方设有导流锥,导流锥上下两侧设有旋流板,旋流板中间设有挡液圈,脱水器本体的尾部设有排水器,外壳为碳钢制成,脱水器本体为不锈钢制成。在气体通过导流锥进入的时候,由于导流锥的导流作用有限,气体前进的幅度较小,一部分气体会无法从脱水器的首端到达尾端,造成气体的前进的动力不足,一部分杂质堆积在筒体的侧壁上,造成脱液器的工作效率变低。
另外在已经公开的文件CN201620737572,公开了卧式高效煤气脱水器,它包括脱水器管体、位于脱水器管体两端的气流进口和气流出口,气流进口端的脱水器管体内设置过滤网,过滤网末端的脱水器管体下部连接排水管,脱水器管体中间设置旋流板,旋流板中间设置导流锥,导流锥外沿气流出口方向设置套管,气流出口端的脱水器管体下部连接排水管,气流出口端的脱水器管体上部连接放散管。虽然在旋流片中间加了导流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气体的运输距离,但是在导流锥上依然没有可以令气体进一步加速的结构,并且在气体进入筒体之后,会轻微的液体,筒体底部没有挡水的结构,阻住液体和筒体的内壁之间的接触。
综上,现有已公开的脱液器装置,在含杂气体的气体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就会掉落在筒体的中段或者无法到达筒体的末端,并且在液体滴落的情况下,没有挡水的措施的话,气流旋转流动导致沉积水二次逃逸,严重影响生产降低企业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筒体的侧壁造成杂质堆积和被腐蚀的情况的发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旋流板脱液器,有效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卧式旋流板脱液器,包括锥管和筒体,锥管位于筒体的两端,锥管一端中部设有导流锥,导流锥两侧设有旋流片,导流锥和旋流片表面设有规则膛线,旋流片包括内侧旋流片和外侧旋流片,内侧旋流片和外侧旋流片之间设有挡液圈,外侧旋流片位于挡液圈和筒体之间,外侧旋流片后侧的筒体侧壁上设有挡水圈。
进一步地,内侧旋流片位于导流锥的外侧,外侧旋流片位于内侧旋流片的外部,外侧旋流片位于挡液圈的端部,内侧旋流片依次倾斜呈旋涡状位于导流锥和挡液圈之间,外侧旋流片依次倾斜呈旋涡状位于筒体和挡液圈之间。
进一步地,挡水圈对称分布在筒体的中心线低点两侧,挡水圈位于外侧旋流片后侧、挡液圈外侧的位置。
进一步地,膛线呈向内的梯形,膛线的短边一侧位于迎气侧。
进一步地,挡液圈和筒体底部通过集水口连接有集水管,集水管远离旋流片的一端设有排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海鹰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海鹰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34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