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原蛋白纯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2977.9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5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武;陈新亮;彭新生;周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崇山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78 | 分类号: | C07K14/78;C07K1/34;C07K1/30;C07K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尉月丽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原 蛋白 纯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原蛋白纯化的方法,涉及蛋白质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硅藻土+生物絮凝剂的方式将溶液中的不溶物和非酸溶性蛋白等组分沉淀,然后进行板框过滤将其去除,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可以节约后续超滤时间,提高胶原蛋白的收率和纯度;盐析过程中使用质量分数为15‑25%的氯化铵和质量分数为30‑40%的硫酸铵的混合物,并控制两者的体积比为5‑10:1,可以明显增加胶原蛋白的沉淀量,进而提高胶原蛋白的收率;最后采用超滤膜结合管式超滤膜的方式对混合液进行除盐,能够将盐析过程中的盐全部脱除,保证了得到胶原蛋白的纯度,进而避免了因胶原蛋白中含有盐而造成的稳定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蛋白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原蛋白纯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胶原蛋白,是一种产生于动物成纤细胞的天然生物高分子,占哺乳动物蛋白质总量的三分之一。从结构上看,胶原蛋白分子是以超分子构造存在于细胞外基质中的。胶原蛋白最为普遍的一种结构特征是三螺旋构造,是由三条α多肽链构成,而多肽链之间,则是以右手螺旋构型交互缠绕构成超螺旋结构,这使胶原蛋白分子十分稳定。由于其结构和组成上的一系列特点,胶原蛋白具备良好的修复性、生物相容性、机械弹性、低免疫原型等性质,胶原蛋白及相关衍生产品,在食品、美容、医药、生物学等领域应用广泛,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医学领域胶原蛋白的低抗原性、生物相容性、修复性以及生物可降解性,是胶原蛋白成为优秀的生物医学材料的重要保证,几十年来科研人员利用胶原蛋白制作出多种生物医疗产品,成功应用于临床医学、临床治疗上。例如,在治疗烧伤烫伤上,胶原蛋白常被用作治疗烧伤的敷料,能够促进肉芽组织和上皮细胞的形成,减小伤口的挛缩的抗原反应、止血性能好;在创伤外科中,胶原蛋白除了发挥其低抗原性、生物相容性的特点,还能提供与真皮类似的物理形态结构;在组织工程上,胶原蛋白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血管膜、人工皮肤、心脏支架、心脏瓣膜、骨骼代用品上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说,胶原带白是临床医学中最为重要的生物材料之一。
在食品领域胶原蛋白由氨基酸构成,具有包括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在内的、除色氨酸、酪氨酸和半胱氨酸之外的18种氨基酸,具备一般蛋白质中少见的焦谷氨酸、羟脯氨酸和羟基赖氨酸。其中,甘氨酸、脯氨酸和羟脯胺酸的含量相当之高,因此,胶原蛋白作为一种高营养价值的保健食品,起到维持肌肤弹性、强化韧性、强筋健骨的作用。另外,胶原蛋白也被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调味品、食品包装材料等方面。
在美容领域胶原蛋白的重要功效之一是维持皮肤的弹性,其中的秘密就源于胶原蛋白的交联。胶原蛋白参与组成人体皮肤的真皮层,它与少量弹性蛋白一起形成规则的、具有高机械强度的纤维网状结构,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硬度,并为表皮输送水分。最早是美国使用牛胶原注射来修复疤痕和祛除皱纹,在女性美容上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在化妆品中,如果添加胶原多肽,能够通过相容性协同吸收,也能填充在皮肤基质之间,使皮肤饱满而富有弹性。
胶原蛋白因其特殊的α肽链三螺旋结构而具有一系列特性,包括低免疫原性、生物相容性、止血性、优良机械弹性、可生物降解性等等,在临床医学、食品行业、化妆护肤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胶原的提取主要来自生物体,人工合成还没有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因此使用过程中首先对胶原蛋白进行纯化,目前常用的纯化方法有盐析、透析等方法,或者盐析和透析相结合的方法。
中国专利申请201811465406.1中公开了一种胶原蛋白提取方法,包括:①牛跟腱解冻,去血水、表面异物和筋膜,用溶液进行一次预处理;②步骤一处理的牛跟腱去脂肪膜,用溶液进行二次预处理;③步骤二处理完的牛跟腱冷冻后切片,用溶液进行前处理;④将前处理完的牛跟腱切片持续酶解,离心取上清制备胶原粗提液;⑤调节胶原粗提液pH,加入中性盐盐析,离心获得胶原蛋白沉淀;⑥加入磷酸盐缓冲液溶解上述沉淀,获得特定浓度的胶原蛋白,该申请采用酸-酶-盐相结合的方法,可得到特定浓度范围的胶原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崇山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崇山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29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