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F6 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2958.6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7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刘航;魏钢;李汶江;朱峻永;熊浩;谢希;李娜;邓旭东;曹政钦;张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9/00;C08L1/02;C08K9/06;C08K3/36;C08K3/04;C08K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f base sub | ||
本发明提供一种SF6气体设备用快速固化堵漏修复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原料成分: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纳米二氧化硅、纳米锌粉、纳米四氧化三铁、氧化镧、纳米纤维素、液体聚丁二烯;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原料成分:固化剂、纳米二氧化硅、纳米锌粉、纳米四氧化三铁、氧化镧、纳米纤维素。本发明通过采用特定用量的纳米二氧化硅、纳米锌粉、纳米四氧化三铁、氧化镧、纳米纤维素、液体聚丁二烯作为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功能性添加材料,克服了向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中加入功能性填料所存在的引起固化速度大大降低的问题,可以在保证达到快速固化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修复材料的韧性、强度、耐压性能、硬度和附着性能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修复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F6气体设备用快速固化堵漏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SF6气体的电气绝缘及灭弧性能与其压力密切相关,其绝缘强度随气体压力增加而增大。当SF6气体设备存在漏气时,气室压力逐渐降低,绝缘性能与灭弧性能均大幅下降,如不能很好地对气体泄漏点进行可靠处理,就必须频繁补气以满足运行要求,大大增加了维护使用的成本,在过电压等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产生系统单相对地放电甚至相间短路故障,影响电网安全运行。而且泄露的SF6气体会产生多种有毒、腐蚀性气体或固体分解物,如氟化硫酰(SO2F2)、氟化亚硫酰(SOF2)、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四氟化硫(SF4)、四氟化硫酰(SOF4)等,其中主要为剧毒的SO2F2和SOF2气体,在SF6长期泄漏自由扩散情况下,将对变电站内工作人员构成严重的健康威胁。因此,在SF6气体设备出现漏点,发生漏气的时候,需要采用堵漏剂来对漏点进行修复,但现有的堵漏材料大都固化时间较长,而且无法满足SF6气体设备需要带压堵漏的要求,难以适用于对SF6气体设备的漏点进行修复。
因此,为了快速的对SF6气体设备漏点进行修复,确保SF6气体设备正常使用,需要研制出一种能够快速固化的堵漏修复材料,利用该堵漏修复材料修复漏点能够在漏点处形成一层具有优异附着性能、耐压性能、热稳定性能、硬度、韧性和强度的修复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SF6气体设备用快速固化堵漏修复材料,该修复材料在常温条件下可在设备漏点快速固化形成具有优异附着性能、耐压性能、热稳定性能、硬度、韧性和强度的修复层,同时提供了该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SF6气体设备用快速固化堵漏修复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
按重量份计,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原料成分: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50~55 份、纳米二氧化硅10~15份、纳米锌粉10~15份、纳米四氧化三铁15~20 份、氧化镧0.5~0.6份、纳米纤维素0.2~0.3份、液体聚丁二烯10~20份;
按重量份计,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原料成分:固化剂50~55份、纳米二氧化硅10~15份、纳米锌粉10~15份、纳米四氧化三铁20~25份、氧化镧0.5~ 0.6份、纳米纤维素0.2~0.3份;
使用前将A组分与B组分按照3:1.8~2.2的质量配比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重庆科技学院,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29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