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基坑挖掘的支撑结构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1996.X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6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强;郭全元;杨代;付文;罗翔;李冰;朱磊;苏宏;程江鹏;梁鉴波;陈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31/02;E02D1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006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基坑 挖掘 支撑 结构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挖掘的支撑结构及使用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立柱、底板和防水组件。立柱竖直插装在底板中,立柱和底板之间形成有间隙空间,底板中插装有第一环形钢板,第一环形钢板的内边缘位于间隙空间中。防水组件包括钢管、止水板和第二环形钢板,钢管同轴固定套设在立柱上,止水板套设在立柱上,止水板位于底板的下方,且止水板垂直于立柱,止水板的外边缘凸出间隙空间,第二环形钢板平行插装在止水板中,第二环形钢板的内边缘和钢管的外周壁垂直焊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基坑挖掘的支撑结构,不仅可以避免底板在浇筑过程中的渗水问题,还可以解决施工完成后底板连接处的渗水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基坑挖掘的支撑结构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照尺寸要求所开挖的土坑,基坑挖局过程中需要在基坑中提前布置支撑结构,以对土体形成支撑,进而保证后续施工的正常进行。因此,只有待基坑中主体(包括底板)完工后,才能拆卸支撑结构。
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支撑结构由钢管柱逐步被替换为立柱,立柱通过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能够大幅度提高其承载能力。
然而,立柱与基坑或者立柱与后期基坑中浇筑的底板的连接点均可视为新旧混凝土(施工时间上存在差异)接触,使得底板在浇筑过程中(立柱外周壁渗水)及浇筑完成后底板连接处均易产生渗水的问题,增加了工程事故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基坑挖掘的支撑结构及使用方法,其目的在于避免底板在浇筑过程中及浇筑完成后均易产生渗水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基坑挖掘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立柱、底板和防水组件;
所述立柱竖直插装在所述底板中,所述立柱的外周壁和所述底板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间隙空间,所述立柱和所述底板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底板中插装有第一环形钢板,所述第一环形钢板垂直于所述立柱,所述第一环形钢板的内边缘位于所述间隙空间中;
所述防水组件包括钢管、布置在基坑的底部的止水板和第二环形钢板,所述钢管同轴固定套设在所述立柱上,所述止水板套设在所述立柱上,所述止水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下方,且所述止水板垂直于所述立柱,所述止水板的外边缘凸出所述间隙空间,所述第二环形钢板平行插装在所述止水板中,所述第二环形钢板的内边缘和所述钢管的外周壁垂直焊接。
可选地,所述钢管上插装有多个锚固栓钉,多个所述锚固栓钉沿所述立柱的外周壁周向间隔布置,以连接所述立柱。
可选地,所述防水组件还包括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铺设在所述止水板的下方,且所述第一保护层套设在所述立柱的外周壁上。
可选地,所述防水组件还包括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内边缘夹设在所述止水板和所述第一保护层之间,且所述防水层套设在所述立柱的外周壁上。
可选地,所述立柱的外周壁套设有环形铜条,所述防水层夹设在环形铜条和所述立柱的外周壁之间。
可选地,所述立柱的外周壁套设有膨胀胶条,所述膨胀胶条夹在所述防水层和所述第二环形钢板之间。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基坑挖掘的支撑结构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基于第一方面的支撑结构,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将所述立柱竖直插装所述基坑中;
在所述立柱的外周壁布置所述止水板,并焊接所述钢管和所述止水板上的所述第二环形钢板;
在所述止水板上浇筑所述底板;
拆卸所述止水板上方部分的所述立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19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