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收缩高强度的PA6 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1942.3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6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王经逸;张青海;林鸿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永聚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33/12;C08L51/06;C08L45/00;C08L57/02;C08K9/04;C08K3/34;C08K5/098;B33Y70/1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云川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缩 强度 pa6 打印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收缩高强度的PA6 3D打印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PA6树脂50~75%、PMMA树脂15~30%、有机化蒙脱土3~8%、相容剂3~8%、增粘剂2~6%、热稳定剂0.5~2%、抗氧剂0.5~2%和白油0.5~2%。本发明能够改善PA6材料翘曲和开裂现象,增强强度,进一步降低吸水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收缩高强度的PA6 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该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航空航天和教育教学等领域。
PA6树脂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通用机械和电子电器等领域。但是,该材料在3D打印技术成型过程中,由于其开放式成型和层层粘结制造,容易导致材料产生收缩翘曲和开裂现象,影响成型制件的精度和机械性能。另外,PA6分子链中的-NHCO-结构容易与空气中水分子形成氢键,导致吸水率增大,造成出丝不畅,影响成型过程。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吸水率、增强强度、改善翘曲和开裂现象的3D打印材料,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该3D打印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收缩高强度的PA6 3D打印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PA6树脂50~75%、PMMA树脂15~30%、有机化蒙脱土3~8%、相容剂3~8%、增粘剂2~6%、热稳定剂0.5~2%、抗氧剂0.5~2%和白油 0.5~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有机化蒙脱土的有机基团中含有羟基、羧基、酯基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相容剂包括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中,马来酸酐接枝率为0.5~3.5%,所述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率为1~5%,所述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率为0.5~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增粘剂包括C5石油树脂、C9石油树脂和萜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热稳定剂包括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抗氧剂包括巴斯夫的抗氧剂168、巴斯夫的抗氧剂1010和武汉丰泰威远科技有限公司的抗氧剂CA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抗收缩高强度的PA6 3D打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PA6树脂、PMMA树脂、有机化蒙脱土、相容剂、增粘剂、热稳定剂和抗氧剂分别干燥,将干燥后的组分按如下重量百分比配比称量: PA6树脂50~75%、PMMA树脂15~30%、有机化蒙脱土3~8%、相容剂3~8%、增粘剂2~6%、热稳定剂0.5~2%、抗氧剂0.5~2%和白油0.5~2%;
步骤2:将称量后的PMMA树脂和有机化蒙脱土放入连续密炼机进行混炼造粒,得到PMMA/有机化蒙脱土混合颗粒,加工温度180~220℃;
步骤3:将PA6树脂、PMMA/有机化蒙脱土混合颗粒、相容剂、增粘剂、热稳定剂、抗氧剂和白油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得到共混颗粒,加工温度190~2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永聚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永聚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19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