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室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0082.1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3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全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全星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发生器 放电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室,它采用放电层和冷却层交叉叠加式结构,主体封装成长方体型,主体上配置了水、电、气的接口,水路、电路、气路在互相独立的通路里流动。从样机的运行效果来看:紧密接触的冷却层使得放电层温度更低,低温有效缓解臭氧分解并提高了能效指标;高度集成的叠加结构使得放电室体积大幅缩小、重量更轻;采用叠加式结构可以自由配置单机产量,而不受制于外壳局限;统一规格的零件更适合标准化批量生产。因此,它在创新性、经济性、灵活性、标准化方面有显著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臭氧技术领域,属于一种生产臭氧的装置。
技术背景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和高效广谱杀菌剂,具有独特的草腥味。臭氧分子不稳定,其分解后转化为氧气,所以没有二次污染。臭氧在水处理、烟气脱硝、石油化工、灭菌消毒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857年,冯.西门子首次使用放电管生产臭氧,臭氧发生器的放电管至今没有实质性进步。目前市场上,多数中大型臭氧发生器的能效指标差、设备体积庞大、标准化程度低,导致臭氧应用和维护成本过高,限制了臭氧的应用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室,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所示,放电室由多个放电层和多个冷却层交叉叠加,然后被金属紧固板、紧固螺丝、密封件封装成长方体型主体,紧固板上集成了高压接线盒、高压输入端子、高压接地端子、气体入口、气体出口、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水路、电路、气路在互相独立的通路里流动。
从样机的运行效果来看:紧密接触的冷却层使得放电层温度更低,低温有效缓解臭氧分解并提高了能效指标;高度集成的叠加结构使得放电室体积大幅缩小、重量更轻;采用叠加式结构可以自由配置单机产量,而不受制于外壳局限;统一规格的零件更适合标准化批量生产。因此,它在创新性、经济性、灵活性、标准化方面有显著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放电室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放电室的放电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放电室的冷却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放电室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该放电室的工作原理是:当放电室的高压输入接口连接到外部高压电源;氧气从气体入口流进放电室,氧气在放电层被高压电离生成臭氧,臭氧从气体出口流出放电室;冷却水从冷却水入口流入放电室,冷却水在冷却层吸收热量后从冷却水出口流出放电室。持续供应水、电、气可以连续生产臭氧。下文详细说明各部分结构。
该放电室的放电层如图2所示,放电层由金属高压电极板、金属地电极板、高压引出线、绝缘材料、密封垫构成。金属高压电极板和金属地电极板表面经过耐热绝缘处理;金属高压电极板侧边连接高压引出线,金属高压电极板两面都覆盖有绝缘板,绝缘板的一面有多个绝缘凸起条,绝缘凸起条紧贴金属地电极板,两片金属地电极板、绝缘板以及密封垫构建成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与气体入口、气体出口相通。
该放电室的冷却层如图3所示,冷却层由金属地电极板和密封垫构成。两片金属地电极板表面经过耐热绝缘处理,其中一片金属地电极板有凸起点阵,两片金属地电极板与密封垫构建成冷却水通道,冷却水通道与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相通。
该放电室的电路接口如图4所示,包括:高压输入端子和高压接地端子。高压输入端子有多个,每个高压输入端子作为一相高压输入,每一相高压输入连接一个到多个放电层的高压引出线。所有的金属地电极板和所有的金属紧固板等电势连接成一个高压接地端子。在图4的示例中,C1和R1的串联支路代表一个放电层的简化模型,C1的上引脚代表一个金属高压电极,R1的下引脚代表一个金属地电极,其余支路与之类似。图4所示的高压端子数量和每一相的支路数量旨在描述放电室的电路结构,并非指定二者的数量。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全部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本发明的核心创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以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做出的任何修改、替换、改进、增项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全星,未经张全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00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瓶瓶底塑形机
- 下一篇:一种与桥台相结合的缆塔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