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像镜头、影像捕获设备及其变焦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9660.X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0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锡龄;姚淳飏;曾明煌;陈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5/14 | 分类号: | G02B15/14;G02B13/00;G03B13/36;G03B30/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王小青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潭子***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镜头 影像 捕获 设备 及其 变焦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镜头、影像捕获设备及其变焦控制方法。该成像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第三透镜群、第四透镜群及第五透镜群。第一透镜群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群具有正屈光力。第三透镜群具有屈光力。第四透镜群具有屈光力。第五透镜群具有屈光力。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第三透镜群、第四透镜群及第五透镜群沿着一轴线从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排列。其更包括第一反射组件,此第一反射组件包括第一反射面,此第一反射组件设置于第一透镜群及第五透镜群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成像镜头、影像捕获设备及其变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光学变焦技术发展至今已相当成熟,大量的光学变焦镜头被使用于数字可交换镜头单眼相机或一般数字不可交换镜头相机,由于光学变焦镜头总长度较长,且随着变焦倍率愈高镜头总长度愈长,现今讲求轻薄的智能型手机根本无法装配传统架构的光学变焦镜头。所以需要有另一种新架构的成像镜头同时满足小型化、高分辨率及具备光学变焦功能,才能满足智能型手机对光学变焦功能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成像镜头不能同时满足小型化、高分辨率及具备光学变焦功能的缺陷,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影像捕获设备及其变焦控制方法,其镜头总长度较短、分辨率较高、具备光学变焦功能,但是仍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第三透镜群、第四透镜群及第五透镜群。第一透镜群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群具有正屈光力。第三透镜群具有屈光力。第四透镜群具有屈光力。第五透镜群具有屈光力。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第三透镜群、第四透镜群及第五透镜群沿着一轴线从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排列。其更包括第一反射组件,此第一反射组件包括第一反射面,此第一反射组件设置于第一透镜群及第五透镜群之间。
其中第一透镜群包括1-1透镜,1-1透镜包括一凹面沿着轴线朝向第一侧,第二透镜群包括2-1透镜,2-1透镜为双凸透镜,且包括一凸面沿着轴线朝向第一侧及另一凸面沿着轴线朝向第二侧,第三透镜群包括3-1透镜,3-1透镜具有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沿着轴线朝向第二侧,第四透镜群包括4-1透镜,4-1透镜具有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沿着轴线朝向第二侧,第五透镜群包括5-1透镜,5-1透镜具有正屈光力,其中更包括第一光圈,该第一光圈设置于该第一透镜群以及该第五透镜群之间。
该第一透镜群更包括1-2透镜设置于该1-1透镜与该第二透镜群之间,该1-2透镜为双凸透镜或弯月型透镜且具有正屈光力,该1-1透镜为双凹透镜,该1-1透镜以及该1-2透镜沿着该轴线从该第一侧至该第二侧依序排列;该第二透镜群更包括2-2透镜设置于该第一透镜群与该2-1透镜之间,该2-2透镜为弯月型透镜具有负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沿着该轴线朝向该第一侧以及一凹面沿着该轴线朝向该第二侧,该2-2透镜、该2-1透镜以及该第一光圈沿着该轴线从该第一侧至该第二侧依序排列。
其中1-1透镜为弯月型透镜,且可更包括一凸面沿着轴线朝向第二侧,第三透镜群具有正屈光力,且可更包括3-2透镜设置于3-1透镜与第四透镜群之间,3-2透镜为弯月型透镜具有负屈光力,且包括一凹面沿着轴线朝向第一侧及一凸面沿着轴线朝向第二侧,3-1透镜为双凸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且可更包括另一凸面沿着轴线朝向第一侧,3-1透镜及3-2透镜沿着轴线从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排列,第四透镜群具有负屈光力,4-1透镜为弯月型透镜具有负屈光力,且可更包括一凹面沿着轴线朝向第一侧,第五透镜群具有正屈光力,5-1透镜为弯月型透镜,且包括一凸面沿着轴线朝向第一侧及一凹面沿着轴线朝向该第二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96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携式电子装置
- 下一篇:具有基于扰动影响的自适应的均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