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染科专用的可调式医疗器械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6482.5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6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少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少博 |
主分类号: | A61B50/20 | 分类号: | A61B5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100 安徽省淮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染 专用 调式 医疗器械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染科专用的可调式医疗器械夹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有上下设置的两支撑板;安装槽内底部对称铰接有两载物板;位于上方的支撑板上表面对称开有两贯通孔,贯通孔内部滑动配合有限位组件;位于上方的支撑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组件;位于上方的支撑板上表面对称铰接有两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贯穿安装组件且与安装组件之间滑动配合。本发明通过设置有两夹持机构,作为管状类医疗器械夹持运送的双支撑点,有效避免夹持运送过程中管状类医疗器械的滑动掉落,大大提高了夹持运送的稳定性,减少人员受伤,同时可满足不同长度管状类医疗器械的夹持运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感染科专用的可调式医疗器械夹具。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临床护理过程中,经常需要运送、传递医疗器具,这些医疗器具有些是经过严格消毒待用的,有些则是已经使用过的准备消毒后再次使用或者是准备废弃的。现在一般采用的方法是直接用手接触搬送,在运送、传递已消毒的医疗器具过程中,由于不能保证手部的细菌被完全杀死,极易对医疗器具造成污染;如果是运送、传递已使用过的医疗器具,则操作人员极易受到感染。因此,就需要使用夹具对这些医疗器械进行夹持运送,尤其是对管状类医疗器械的夹持运送。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感染科用医疗器械夹具大多采用单支撑点进行夹持,在夹持运送医疗器械过程中易导致器械滑动掉落,夹持运送的稳定性差,易造成人员受伤;现有的感染科用医疗器械夹具功能单一,不便于进行不同尺寸的管状类器械的夹持运送,进而大大降低了感染科用医疗器械夹具的适用范围;另外,一般的感染科用医疗器械夹具每次只能夹持运送单个医疗器械,导致夹持运送效率较低,且降低了感染科用医疗器械夹具的适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染科专用的可调式医疗器械夹具,通过载物板、双向螺纹杆、推杆、限位组件、安装组件、驱动组件、单向螺纹杆和内螺纹环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感染科用医疗器械夹具大多采用单支撑点进行夹持,在夹持运送医疗器械过程中易导致器械滑动掉落,夹持运送的稳定性差,易造成人员受伤,不便于进行不同尺寸的管状类器械的夹持运送,一般的感染科用医疗器械夹具每次只能夹持运送单个医疗器械,导致夹持运送效率较低,降低了感染科用医疗器械夹具的适用范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感染科专用的可调式医疗器械夹具,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上下设置的两支撑板;两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位于下方的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对称开有两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底部对称铰接有两载物板;两所述载物板呈V字型结构;位于上方的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对称开有两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内部滑动配合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载物板位置相适配;位于上方的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组件;位于上方的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对称铰接有两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贯穿安装组件且与安装组件之间滑动配合;所述驱动组件与限位组件之间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其中一所述连接板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单向螺纹杆;所述单向螺纹杆一端贯穿另一连接板;
所述单向螺纹杆周侧面螺纹连接有两内螺纹环;两所述内螺纹环分别位于其中一连接板两侧且均与该连接板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内底部对称开有两第一限位槽道;所述第一限位槽道内部通过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安装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所述载物板下表面开有第二限位槽道;所述第二限位槽道内部通过第二滑块与移动板顶部铰接。
进一步地,位于下方的所述支撑板一侧面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第一耳板和两第二耳板;
其中,所述第一耳板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一端贯穿第二耳板。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靠近双向螺纹杆的内侧壁开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介于对应的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少博,未经朱少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64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