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轧辊用稀土合金化高导铜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6235.5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6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渊;佘京鹏;李立鸿;陈伟;罗增进;吴庆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华兴(饶平)铜业有限公司;汕头华兴冶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6 | 分类号: | C22C9/06;C22C1/02;C22F1/08;C22F1/02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林天普;朱明华 |
地址: | 51572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辊 稀土 合金 化高导铜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铸轧辊用稀土合金化高导铜材,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成分组成:Be0.2-0.4%,Co 1.0-1.2%,Zr 0.12-0.15%,Y或Yb 0.05-0.08%,微量杂质元素O含量≤5ppm、S含量≤5ppm、H含量≤3ppm,余量为Cu;
所述铸轧辊用稀土合金化高导铜材的导电率≥80%IACS,导热率≥300W/(m·K),室温抗拉强度≥630MPa,400℃高温抗拉强度≥320MPa。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轧辊用稀土合金化高导铜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Cu、Be 、Co 、Zr 以及Y或Yb的配比,将原料加入到熔炼炉中,其中Y或Yb采用铜箔包裹方式最后加入;在真空或气体保护条件下进行熔炼,熔炼温度控制在1150-1250℃,熔炼时间控制在20-40分钟;熔炼过程中通过电磁搅拌和机械搅拌保证熔体的均匀性,并精确控制微量杂质元素含量;
然后使熔体流入铸型进行浇注成型,通过设置在铸型周围的铜冷套的冷却作用使熔体逐渐凝固,凝固过程中通过在铸型底部施加超声振动实现晶粒细化效果,得到铜合金铸锭;
(2)对步骤(1)所得的铜合金铸锭进行塑性变形;
(3)对经过步骤(2)塑性变形的铜合金铸锭进行组合形变热处理,得到铸轧辊用稀土合金化高导铜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轧辊用稀土合金化高导铜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熔炼的情况下,熔炼过程中真空度保持在10-3Pa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轧辊用稀土合金化高导铜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电磁搅拌由设置在熔炼炉周围的电磁搅拌器实施,机械搅拌由施加于熔炼炉内熔体中间的石墨搅拌器实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轧辊用稀土合金化高导铜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浇注的温度为1100-120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轧辊用稀土合金化高导铜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凝固过程中利用超声波换能器在铸型底部施加超声振动,施加的超声频率为20-50KHz。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轧辊用稀土合金化高导铜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塑性变形是锻压、挤压或轧制。
8.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铸轧辊用稀土合金化高导铜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塑性变形为热变形,所述热变形为750-870℃下保温0.5-1.0小时,变形量为75-95%。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轧辊用稀土合金化高导铜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组合形变热处理由依次进行的固溶处理、冷变形处理和时效处理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铸轧辊用稀土合金化高导铜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固溶处理为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850-950℃下保温0.15-3小时,然后转移至水中冷却,转移时间为3-5秒;冷变形的变形量为50-90%;时效处理为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320-550℃下保温0.5-8小时,然后空冷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华兴(饶平)铜业有限公司;汕头华兴冶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华兴(饶平)铜业有限公司;汕头华兴冶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623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