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共聚反应的数学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5544.0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5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朱世平;茹婧;周黎旸;余考明;邵春明;王京辉;王树华;赵洁;丑磊;艾丽塔·马斯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聚庸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C20/10 | 分类号: | G16C20/10;G16C1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六方于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2 | 代理人: | 施少锋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烯 丙烯 共聚 反应 数学 建模 方法 | ||
1.一种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共聚反应的数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提出模型假设;
(2)根据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间歇聚合的反应机理,建立共聚基元反应网络;
(3)根据共聚基元反应网络,建立半连续聚合动力学模型,所述半连续聚合动力学模型包括矩方程,摩尔质量平衡微分方程和体积方程,所述矩方程包括自由基链和死聚合物链的矩方程:
自由基链:
死聚合物链:
其中,
r为链长,
Yi,j为末端单元为j的聚合物自由基链的i次矩,
是链长为r,末端单元为j的聚合物自由基链,
Qi为死聚合物链的i次矩,
Dr为链长为r的死聚合物链;
(4)在半连续聚合动力学模型中添加模型参数,模型建立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共聚反应的数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型假设包括:
1)末端假设及等活性假设:只考虑链增长自由基的末端单元对自由基活性的影响,链长对自由基活性无影响,也即不同链长的自由基链增长速率常数相同;
2)由于气-液相平衡、液-固相平衡试验很难取样,分析误差也会很大,两相反应动力学模型涉及两相的反应速率常数,以目前的动力学试验和分析条件无法测得两相的反应情况,因此假设将共聚反应的主要场所——液、固两相——作为一个整体考虑,采用表观速率常数来简化动力学模型,减少未知参数数量;由于聚合反应主要在聚合物相中进行,通常这种用表观速率常数代替的方法在工程上是合适的;
3)气-液相之间,相与相之间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4)反应过程绝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共聚反应的数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元反应网络包括如下共聚基元反应:1个引发剂分解反应,2个初级自由基增长反应,2个链转移反应,2个链转移剂自由基增长反应,4个链增长反应,3个偶合终止反应,3个歧化终止反应和2个链转移剂自由基的终止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共聚反应的数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聚基元反应方程式如下:
引发剂分解:
初级自由基增长(×2):
链转移(×2):
链转移剂自由基增长(×2):
链增长(×4):
偶合终止(×3):
歧化终止(×3):
与链转移剂自由基的终止(×2):
其中,
下标r为链长,
下标j,k为单体类型,
I为引发剂,
f为引发剂的引发效率,
kd为引发剂的分解速率常数,
I·为由引发剂引发得到的初级自由基,
kp,ij为初级自由基与单体j的反应增长,
为链长为r,末端单元为j的聚合物自由基链,
Dr为链长为r的死聚合物链,
T为链转移剂,
T·为链转移剂自由基,
kp,jk为末端单元为j的自由基与单体k的反应增长速率常数,
ktc,jk为末端单元分别为j、k的自由基的偶合终止速率常数,
ktd,jk为末端单元分别为j、k的自由基的歧化终止速率常数,
kt,fj为末端单元为j的自由基与链转移剂自由基的终止速率常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聚庸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聚庸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55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壳钣金连续组合式折弯成型工艺
- 下一篇:一体式处理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