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PV祛疣汤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3598.3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1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相慧敏;刘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相慧敏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6;A61P31/20;A61P17/12;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贵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49 | 代理人: | 李新锋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hpv 祛疣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PV祛疣汤及其制备方法,该祛疣汤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黄连3g、黄岑6g、黄柏9g、栀子10g、板蓝根10g、紫草10g、贯众10g、野菊花9g、香附9g、败酱草15g、土茯苓10g、马齿苋15g、萆薢10g、夏枯草15g、牡蛎粉30g。本发明祛疣汤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刺激受损细胞新生,抗病毒,改善易疲劳易感染体质,激活免疫修复细胞,加强多个功能器官的活力及排出体内的毒素,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调节机体免疫抗病毒,改善内分泌失调,用于免疫低下及病毒易感者,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抗复发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膏剂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HPV祛疣汤。
背景技术
疣是一种发生在皮肤表浅的一种良性赘生物,因其皮损形态及部位而名称各异。如发生于手指、手背、头皮等处者,称千日疮、疣目、枯筋箭或瘊子;发于颜面、手背、前臂等处者,称扁瘊;发于胸背,皮损中央有脐窝的赘疣,称鼠乳;发于足跖部者,称跖疣;发于颈及眼睑,呈细软丝状突起者,称丝状疣或线瘊。隋·《诸病源候论·疣目候》云:“疣目者,人手足边忽生如豆,或如结筋,或五个或十个,相连肌里,粗强于肉,谓之疣目。”本病西医亦称疣,一般分为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掌跖疣和丝状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化浊消疣等特点的 HPV祛疣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HPV祛疣汤,其特征在于,该祛疣汤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黄连1-5g、黄岑2-10g、黄柏5-15g、栀子5-15g、板蓝根5-15g、紫草5-15g、贯众5-15g、野菊花5-15g、香附5-15g、败酱草10-20g、土茯苓5-15g、马齿苋10-20g、萆薢5-15g、夏枯草10-20g、牡蛎粉20-40g。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HPV祛疣汤中,该祛疣汤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黄连3g、黄岑6g、黄柏9g、栀子10g、板蓝根10g、紫草10g、贯众10g、野菊花9g、香附9g、败酱草15g、土茯苓10g、马齿苋15g、萆薢10g、夏枯草15g、牡蛎粉30g。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HPV祛疣汤中,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黄连 3g、黄岑6g、黄柏9g、栀子10g、板蓝根10g、紫草10g、贯众10g、野菊花 9g、香附9g、败酱草15g、土茯苓10g、马齿苋15g、萆薢10g、夏枯草15g、牡蛎粉30g研磨成粉末,过100目筛后备用;然后将温水加入到粉末中搅拌均匀后即可制得祛疣汤。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HPV祛疣汤及其制备方法中,该祛疣汤适用于HPV 病毒感染生殖器尖锐湿疣、肛门尖锐湿疣、寻常疣。
本发明中各成分的主要作用机理:
黄连:味苦,性寒。入心、脾、胃经。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清热止血的功效。
黄柏,性味味苦,性寒。归经肾、膀胱经。功能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板蓝根,中药名。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主治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温毒发斑,痄腮,丹毒,痈肿疮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相慧敏,未经相慧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35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专用于塑料软管之间拼接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大件物流件装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