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漏油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3278.8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2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舜;龙伟兵;秦慧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德莱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10 | 分类号: | H01G2/10;H01G2/00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林益建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油 电容器 | ||
本发明属于电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漏油电容器,针对现有的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注油孔密封效果不佳导致浸渍油剂从注油孔内漏出的技术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内侧设置有电容器芯子的电容器外壳,电容器外壳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容器端盖,电容器外壳和电容器端盖上设置有与浸渍油剂层相连通的注油孔,且注油孔上固定连接有防漏注油件,防漏注油件包括扩口注油斗、导油管、固定轴和防漏塞子。本发明通过在注油孔处设置防漏塞子,当电容器外壳受到撞击时,浸渍油剂受到挤压冲击防漏塞子,防漏塞子大口端朝下的漏斗状设计可供浸渍油剂缓冲,且浸渍油剂受到的挤压力越大,防漏塞子与导油管之间的密封性越强,防漏性能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漏油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为电容,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电容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 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现有电容器结构是由壳体、端盖、电容器芯子、浸渍油剂和接线端子组成,电容器芯子置于壳体内部,然后需要注入浸渍油剂起到绝缘隔绝作用。
现有的做法是在端盖上开设注油孔,将浸渍油剂从注油孔注入,然后将注油孔密封,在使用过程中,密封效果不佳会导致浸渍油剂从注油孔内漏出,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电容器也会因为失油而失效。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的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注油孔密封效果不佳导致浸渍油剂从注油孔内漏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漏油电容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漏油电容器,包括内侧设置有电容器芯子的电容器外壳,且电容器芯子与电容器外壳之间设置有浸渍油剂层,所述电容器外壳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容器端盖,所述电容器端盖上端连接有引线端子,所述电容器外壳和电容器端盖上设置有与浸渍油剂层相连通的注油孔,且注油孔上固定连接有防漏注油件,所述防漏注油件包括扩口注油斗、导油管、固定轴和防漏塞子,所述扩口注油斗固定连接于导油管上端,所述导油管固定套接于注油孔中,所述防漏塞子为大口端朝下的漏斗状,所述防漏塞子位于导油管下侧,且防漏塞子上端与固定轴下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伸缩管,所述固定轴上轴承连接有固定环,且固定环外壁与扩口注油斗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支杆。
优选地,所述防漏注油件还包括环形固定包和多个主锥刺,所述环形固定包固定套接于防漏塞子外壁上,且环形固定包中填充有疏油粘合剂,多个主锥刺密布于导油管下端。
优选地,所述主锥刺侧端一体化设置有副锥刺,且副锥刺的尖端斜向上设置。
优选地,所述防漏注油件还包括导油转板,所述导油转板位于扩口注油斗内侧,且导油转板固定连接于固定轴上端,所述导油转板为螺旋状。
优选地,所述导油转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阻力块,且阻力块沿着固定轴的轴心向外延伸设置。
优选地,所述固定轴上固定套接有挤料螺片,且挤料螺片位于第二弹性伸缩管与固定环之间。
优选地,所述固定轴上还套接有防成膜组件,且防成膜组件位于固定环与挤料螺片之间。
优选地,所述防成膜组件包括扰动杆、第一弹性伸缩管和扰动球,所述扰动杆与固定轴侧端固定连接,所述扰动球通过第一弹性伸缩管与扰动杆固定连接,且扰动球朝上设置。
优选地,所述扰动球下端一侧设置有挂膜缺口,且挂膜缺口在扰动球的截面状态下呈“7”型。
优选地,所述挂膜缺口内顶壁密布有多个挂膜锥刺。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1、该防漏油电容器,通过在注油孔处设置防漏塞子,当电容器外壳受到撞击时,浸渍油剂受到挤压冲击防漏塞子,防漏塞子大口端朝下的漏斗状设计可供浸渍油剂缓冲,且浸渍油剂受到的挤压力越大,防漏塞子与导油管之间的密封性越强,防漏性能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德莱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阿德莱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32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