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滤袋湿式除尘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3143.1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4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汇川;钱世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7/06;B01D46/02;B01D46/04;B01D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袋湿式 除尘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袋湿式除尘系统,由于其包括壳体、除尘装置、排污装置、水喷淋装置,除尘装置中按由下到上的顺序依次为滤袋、花板、进水机构、挡水板,花板底部设有多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对应安装一个滤袋,滤袋与安装孔之间存在缝隙;水喷淋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喷淋水管、水箱、第二喷淋水管,喷淋水机构,喷淋水机构在壳体内侧,并且在进风口和除尘装置之间。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滤袋湿式除尘系统,采用水喷淋装置和滤袋相结合的耦合过滤净化技术,既满足了超低排放要求又降低了耗水量,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袋湿式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水烟尘,无法采用干法除尘技术,目前采用较多的主要有三种湿式除尘技术:
第一种是采用常规湿式除尘技术,常规湿式除尘器主要有喷淋塔除尘器、冲激式除尘器、泡沫除尘器、水浴除尘器等,除尘效率一般在70%-90%之间,处理后排放浓度一般能达到80-100mg/Nm3,无法满足超低排放要求;
第二种是采用水喷淋预除尘+湿法电除尘技术,这种技术处理后粉尘排放浓度一般能达到≤10mg/Nm3,但由于该技术存在处理流程长、控制复杂、排放指标不稳定、耗水量大和一次投资高等缺陷,应用场合不多;
第三种是采用双级水浴丝网湿式除尘技术,这种技术处理后粉尘排放浓度一般在20-30mg/Nm3之间,如果要满足≤10mg/Nm3的超低排放要求,可以采用加大喷淋水量和降低金属丝网的过滤风速来实现,这样设备需要的新水用量较大,而且由于金属丝网采用的是方形折叠袋式形状,布置过滤单元的数量受限,设备需要的外形尺寸较大,设备的一次投资也较高;目前在生石灰消化含水烟尘治理领域,已有一些能满足超低排放要求的成功案例。因此,在目前要满足粉尘超低排放要求的情况下,双级水浴丝网湿式除尘技术应用场合相对较多,但是依然存在用水量大、过滤风速高和排放指标不稳定等缺陷。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湿式除尘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法满足粉尘超低排放以及用水量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滤袋湿式除尘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满足超低排放以及用水量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滤袋湿式除尘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一边外侧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另一边外侧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在所述进风口上方;
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除尘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除尘装置中按由下到上的顺序依次为喷淋水机构、滤袋、花板、进水机构、挡水板,所述花板底部设有多个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对应安装一个所述滤袋,所述滤袋与所述安装孔之间存在缝隙;
排污装置,所述排污系统包括灰斗以及排污阀,所述灰斗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所述排污阀设置在所述灰斗的出灰口,所述灰斗所述壳体连通;
水喷淋装置,所述水喷淋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喷淋水管、水箱、第二喷淋水管以及喷淋水机构,所述第一喷淋水管与所述灰斗连通,所述水箱中设有自循环潜污泵,所述第二喷淋水管与所述喷淋水机构的一端相连,所述喷淋水机构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所述喷淋水机构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除尘装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花板底部设有三个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两个支腿,所述两个支腿分别设置在所述灰斗两侧。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安装孔的两侧均设置有短管,所述滤袋的袋口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挂钩,每个所述支撑挂钩均倒扣在同侧对应的短管上,每个所述支撑挂钩与同侧对应的短管之间均留有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滤袋的底部过滤面为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31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