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坐标变换的区域面积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2720.5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5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高飞;陈修齐;卢书芳;翁立波;张元鸣;陆佳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8 | 分类号: | G01B11/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朱盈盈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坐标 变换 区域 面积 计算方法 | ||
1.一种基于坐标变换的区域面积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记原始图像为F1,设图像F1的世界坐标系建立在z=0平面上,根据式(1)进行计算,得到简化后的关系式,如式(2)所示;
其中,t为一个不为0的比例因子,m为图像像素点(u,v)的齐次坐标形式,M为z=0的世界坐标(x,y)的齐次坐标形式,P为相机内参矩阵,{p1,p2,p3,p4,p5,p6,p7,p8,p9}是矩阵P中的元素,t×m=P×M为图像坐标、实际坐标与相机参数的转换关系式;
步骤2:在原始图像F1中,选取4个测量参照点并记为A、B、C和D,选择其中任意一点作为原点(0,0)并建立平面坐标系,然后可获取在该坐标系下的四个参照点的实际坐标并记为A(X1,Y1)、B(X2,Y2)、C(X3,Y3)和D(X4,Y4),同时获取这四个参照点对应的图像像素点的坐标并记为A(U1,V1)、B(U2,V2)、C(U3,V3)和D(U4,V4),将(X1,Y1)、(X2,Y2)、(X3,Y3)、(X4,Y4)、(U1,V1)、(U2,V2)、(U3,V3)和(U4,V4)代入式(2),并令p9=1,得到如式(3)所示的8元一次线性方程;
步骤3:利用克莱姆公式对式(3)进行求解,得到相机内参矩阵P,将P代入式(1),消去比例因子t,得到如式(4)所示的图像坐标和实际坐标的关系式;
其中,(u,v)是图像中的像素点坐标,(x,y)是世界坐标中z=0的实际坐标,{p1,p2,p3,p4,p5,p6,p7,p8,p9}是已解矩阵P中的元素;
步骤4:将原始图像F1读入至训练好的语义分割模型,得到轮廓概率图并进行二值化,对二值化后的图像进行轮廓检测,提取最外围轮廓的像素点坐标并构成如式(5)所示的集合T,输出轮廓预测图并记为F2;
T={(ui,vi)|i=1,2,…,n} (5)
其中,(ui,vi)表示最外围轮廓中第i个像素点的坐标,n表示最外围轮廓的像素点个数;
步骤5:遍历集合T中的像素点并将像素点坐标代入式(4),得到图像F2外围轮廓的像素点对应的实际坐标集合,记为TN,如式(6)所示;
TN={(xi,yi)|i=1,2,…,n} (6)
其中,(xi,yi)表示最外围轮廓中第i个像素点对应的实际坐标,n表示对应像素点的个数;
步骤6:根据式(7)求取最外围轮廓的中心点坐标(x0,y0);
步骤7:根据式(8)求得最外围轮廓的区域面积S;
其中,(xi,yi)∈TN,(xi+1,yi+1)∈T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272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