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软基处理的预制桩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1727.5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7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付冲;单东虎;陈刚;魏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鑫泰洋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2 | 分类号: | E02D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牟建鑫 |
地址: | 510300 广东省广州市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处理 预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软基处理的预制桩及施工方法,涉及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若干个预制桩筒,每一所述预制桩筒端部均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注浆孔,每一所述预制桩筒其中一端且位于注浆孔内沿其注浆孔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连接管,每一所述预制桩筒靠近连接管处均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管滑移位置的锁止组件;所述连接管远离预制桩筒处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板,所述预制桩筒远离连接管处的端壁设置有供连接环板插设的连接环槽;本申请具有根据施工钻孔深度灵活调节预制桩筒的拼接长度,提高预制桩筒长度的可调节,提高预制桩筒的适配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软基处理的预制桩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软基是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由于软基的承载力低,在荷载作用下容易出现变形严重的问题,为防止建筑后软基下沉拉裂造成建筑物不稳定等事故,一般需要对软基进行处理,施工过程中,通常是通过在软基内打入预制桩体,以达到提高软基的固结度和稳定性。
相关申请公布号为CN1054214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基处理的混合土挤压固化预制桩及施工方法,包括若干个混合土挤压固化预制桩,相邻混合土挤压固化预制桩之间共同连接有桩接头,每一混合土挤压固化预制桩中部均开设有中心孔,全部混合土挤压固化预制桩的中心孔内共同插设有无缝钢管;在施工时,采用振动沉管桩机从地表上钻孔,在地基土中钻到设计深度,形成有沉管支撑的钻孔,将所需数量的混合土挤压固化预制桩放入沉管内,将无缝钢管放入中心孔内,无缝钢管采用管箍进行分段连接,然后向无缝钢管内注入压力水泥砂浆,使水泥砂浆全面充填在无缝钢管与混合土桩之间的孔隙及混合土桩的接头间隙位置,浆浆液固化后使无缝钢管与预制混合土桩形成完整的混合土挤压固化预制桩。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混合土挤压固化预制桩长度固定,但施工所需的钻孔深度不一,当多个混合土挤压固化预制桩拼接后的长度与钻孔深度的差距较大,如多个混合土挤压固化预制桩拼接后的长度与钻孔深度之差小于一个混合土挤压固化预制桩长度时,此时无法通过继续拼接的方式补足差距,因此无法根据钻孔深度实现对混合土挤压固化预制桩拼接长度的调节,适用性较差,故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拼接后的预制桩长度无法根据钻孔深度进行适配调节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软基处理的预制桩及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软基处理的预制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软基处理的预制桩,包括若干个预制桩筒,每一所述预制桩筒端部均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注浆孔,每一所述预制桩筒其中一端且位于注浆孔内沿其注浆孔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连接管,每一所述预制桩筒靠近连接管处均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管滑移位置的锁止组件;所述连接管远离预制桩筒处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板,所述预制桩筒远离连接管处的端壁设置有供连接环板插设的连接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前,根据钻孔深度配备多个预制桩筒,以使得上述数量的预制桩筒拼接之后的长度与钻孔深度之间的差距小于一个预制桩筒的长度,然后计算出上述数量的预制桩筒拼接后的总长,预制桩筒拼接后的总长即为单个预制桩筒长度*预制桩筒数量,然后根据预制桩筒拼接后的总长与钻孔深度之间的差距,调节滑移连接管,以伸长每一预制桩筒的长度,从而提高拼接后的预制桩筒与钻孔深度的适配度。
可选的,所述锁止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预制桩筒端部的固定件,每一所述固定件均包括贯穿插设于定位杆、沿定位杆长度方向滑移的对接杆,以及固定连接于对接杆端部的锁止杆,所述定位杆远离对接杆处的一端固定插设于连接管靠近连接环板处的侧壁,所述预制桩筒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供锁止杆插设的锁止孔,所述预制桩筒靠近连接环槽处的侧壁开设有供定位杆嵌置的让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鑫泰洋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鑫泰洋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17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监控检测的教室自习室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富锌香菇的栽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