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片状介质椭圆柱透镜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9554.3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3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青;陈滢;张霖;任玉文;焦西斌;田建科;李天佐;肖兵;王赟;左宏;黄卫;吕晨熙;王亚;肖良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海天天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信达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08 | 分类号: | H01Q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杨兰兰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片状 介质 椭圆柱 透镜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片状介质椭圆柱透镜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片粒;S2:将步骤S1制备得到的片粒随机均匀地撒粘在平铺的单面胶泡棉或单面胶珍珠棉卷材上;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卷材在模芯上卷制;S4:卷制形成椭圆柱透镜。上述发明采用薄片粒、且用卷制法制备椭圆柱透镜,使得片粒中的金属丝没有电磁波传播方向分量造成的介质损耗,金属丝位于电磁波电场平面,将获得最大的感应增益;与立方颗粒比较对减小介电常数εr更有效;片状介质椭圆柱透镜与±45°极化振子结合构成的片状介质椭圆柱透镜天线,具有高增益、垂直波瓣宽的优良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片状介质椭圆柱透镜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一方面社会要求运营商在高铁、高速路上给旅客带来崭新的乘车环境。包括提供视频、高速率、流畅的无线资讯、娱乐、办公环境。
另一方面公众要求运营商大幅度降低话费、同时提高大流量门限。电讯运营商的销售收入及盈利空间大幅度收窄。通信运营商面临社会效益提升,经济效益下降的矛盾尴尬局面,急需寻求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及建设投资成本。
寻求在已建成的4G高铁无线专网上试验“降低运营成本及建设投资成本”的解决方案,比在宏站复杂环境试验更单纯。尽管在高铁场景面临超高速、重叠覆盖、频繁切换、全封闭高速列车穿透损耗大等技术挑战。
在现行的4G高铁专网上降低运营费用最有效的途径是关闭部分基站,既可节约租金、电费、维护费(每年都要付出的运营资金),还可将关闭撤下RRU、BBU等设备再利用,节省投资。
要在现行的4G高铁专网上关闭部分基站就要扩大站间距离,难点是通信质量仍需达标。技术上,作为高铁专网要不受宏站公网干扰,水平方向图瓣宽就要从常规宏站的65°缩小为30°左右,既可以提高增益,又能适应铁道的线型场景。但是站间距离增大之后,还要保证列车行驶在距离基站近处及远处车厢内信号都能达标。传统宏站使用的板状天线难以做到这点。这不仅需要天线高增益,还需要同时增加天线垂直波瓣宽度,才能做到处处、时时覆盖。而传统板状天线提高天线增益的方法是增多天线辐射单元。然而,辐射单元增多必然使垂直瓣宽变窄。以一个典型板状天线为例,增益为20dBi的水平瓣宽为30°,其垂直半功率波瓣宽度为5~7°。在通常典型塔高25米时,传统站间距大体为500至700米。而且必须用电调机构控制其下倾角才能兼顾近远距离覆盖。要再增大站间距离就会出现很大弱覆盖地段,用户手机信号丢失。可见高增益窄垂直瓣宽正是板状阵列天线应用于高铁专网难以达到“扩大站间距、减少基站”、从而完成“降本增效”目标。
因此,高铁专网技术难题归结为实现基站天线的高增益、适当减小水平瓣宽,获得宽垂直波瓣,而不降低现网的信号质量。在技术创新上实现大幅度降低建设投资成本、挖掘4G现网的运营效率及5G的建设成本,实施运营商提出“降本增效”战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海天天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信达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海天天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信达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95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