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循环液式散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9096.3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7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强;杨少兵;童有和;李成军;宫澎涛;孙跃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扬子热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9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循环 散热器 | ||
本发明属于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循环液式散热器,针对在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器大多只采用单一的水冷或风冷的方式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箱,水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水管,散热箱的另一侧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设有导热管,散热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高压水泵,高压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远离高压水泵的一端延伸至水箱内,高压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可以通过风冷与水冷的共同配合,提高其散热效果,并且可以加快水箱内水的冷却,便于下一次散热的进行,提高了其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循环液式散热器。
背景技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的多样化,且不同电子产品内部均有大小不一功能各异的电子芯片,其中电脑主机的芯片散热成了运行的关键,主机内部芯片在运行长时间或进行高效率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若不及时进行散热将导致机器烧毁。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器大多只采用单一的水冷或风冷的方式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差,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循环液式散热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器大多只采用单一的水冷或风冷的方式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循环液式散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循环液式散热器,包括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箱,水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水管,散热箱的另一侧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设有导热管,散热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高压水泵,高压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远离高压水泵的一端延伸至水箱内,高压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远离高压水泵的一端与导热管的输入端固定连通,导热管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回水管,回水管远离导热管的一端延伸至水箱内,水箱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叶片,第一转轴的后端延伸至水箱的后侧并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散热箱的后侧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一皮带,第二转轴远离第二皮带轮的一端延伸至散热箱内并固定安装有扇叶,第一转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水箱的后侧转动安装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水箱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第四转轴,第三转轴的顶端与第四转轴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三皮带轮,两个第三皮带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二皮带,第四转轴的底端延伸至水箱内并固定安装有圆盘,圆盘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多个转动杆,多个转动杆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杆,多个转动杆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齿轮,水箱内固定安装有齿环,多个齿轮均与齿环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散热箱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两个安装板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螺栓孔,便于固定安装该装置。
优选的,多个叶片均位于回水管的出水端的正下方,可以使得水流冲刷多个叶片带动第一转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散热箱的后侧开设有多个散热孔,多个散热孔内均固定安装有防尘网,便于散热。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卡板,第三转轴转动安装在卡板的内侧,便于转动安装第三转轴。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轴承的外圈,第四转轴与轴承的内圈固定套接,便于转动安装第四转轴。
优选的,所述第一皮带轮的轮盘直径大于第二皮带轮的轮盘直径,第一锥形齿轮的轮盘直径大于第二锥形齿轮的轮盘直径,可以带动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快速转动。
优选的,所述齿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杆,多个固定杆远离齿环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水箱的顶部,便于固定安装齿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扬子热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滁州扬子热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90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