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电池用智能充电设备及其充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8046.3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8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邓勇明;陈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驰普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李明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道燕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电池 智能 充电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电池用智能充电设备及其充电方法,涉及工业电池技术领域。该工业电池用智能充电设备,包括充电器外壳,所述充电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降温层,所述充电器外壳的外侧设置有阻燃层,所述充电器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电池块,所述电池块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纠偏机构。该工业电池用智能充电设备及其充电方法,通过智能处理器启动电磁智能块,使得硝酸铵与水接触,有效进行降温,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电池温度,有效在充电过程中智能控制温度变化范围,避免温度超过阈值,通过温度动态调整充电电流,使得电池在内阻允许范围内进行智能充电,避免受到撞击错位而无法进行纠偏,同时对于电池块起到紧固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电池用智能充电设备及其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工业电池智能充电设备及其充电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现有技术的工业电池智能充电设备,在实际充电过程中,电池与充电器壳容易因为受到撞击而错位,使得充电口容易发生过压过流或者爬行电流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而现有装置不能进行纠偏,使得实用性低;
第二、现有技术的工业电池智能充电方法,在进行智能检测内阻后,不能准确的依据内阻变化情况进行智能降温,只能改变电流电压值,使得电池容易负压,充电时间长,且使用恒流充电的方法,容易使得热量聚集且发生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者提供了一种工业电池用智能充电设备及其充电方法,通过智能处理器启动电磁智能块,使得硝酸铵与水接触,有效进行降温,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电池温度,有效在充电过程中智能控制温度变化范围,避免温度超过阈值,通过温度动态调整充电电流,使得电池在内阻允许范围内进行智能充电,避免受到撞击错位而无法进行纠偏,同时对于电池块起到紧固作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电池用智能充电设备及其充电方法,具备实用性高、可靠性高的优点,解决了实用性低、可靠性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实用性高、可靠性高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电池用智能充电设备,包括充电器外壳,所述充电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降温层,所述充电器外壳的外侧设置有阻燃层,所述充电器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电池块,所述电池块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纠偏机构,所述充电器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降温防爆机构。
优选的,所述纠偏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楔形块、第二楔形杆、连接齿轮、支架,所述第一连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楔形杆,所述第二楔形杆的顶端啮合有连接齿轮,所述第二楔形杆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支架,因此,通过纠偏机构,便于使得电池块与充电器外壳进行正位,防止产生爬行电流。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与减震块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块与电池块活动连接,所述减震块与光敏电阻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齿轮的外侧啮合有齿条,齿条与波纹管固定连接,所述波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吸盘与电池块活动连接,因此,通过吸盘,有效固定电池块。
优选的,所述降温防爆机构包括有隔板、第一壳体、第一活塞杆、电磁智能块、第一磁性活塞杆,所述隔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所述隔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磁智能块,所述隔板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一磁性活塞杆,因此,通过降温防爆机构,有效进行降温的同时智能控制温度变化范围。
优选的,所述充电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内部设置有过压传感器与过流传感器,所述隔板与充电口固定连接,所述电池块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磁智能块、过压传感器、过流传感器、光敏电阻与温度传感器均与智能处理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驰普科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驰普科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80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