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外壳切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7826.6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2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蒋习锋;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金威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19/00 | 分类号: | B23D19/00;B23D33/00;B23Q11/00;B23Q11/10;H01M10/0525;H01M10/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锂离子 动力 电池组 外壳 切割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外壳切割系统,属于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处理技术领域。一种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外壳切割系统,包括工作台、传送带和电池组本体,所述传送带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电池组本体放置在传送带上,还包括:竖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连接壳,固定连接在所述竖板的侧壁;切割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接壳内,用于切割所述电池组本体;降温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接壳上,用于对切割装置进行降温;导热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接壳上,用于将切割产生的热量传导给降温机构;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壳内;本发明能够在切割过程中根据切割盘的温度来进行自动快速的降温,提高切割盘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外壳切割系统。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是20世纪开发成功的新型高能电池,这种电池的负极是石墨等材料,正极用磷酸铁锂、钴酸锂、钛酸锂等,同时因其具有能量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贮存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小型电器中,当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使用者通常会将其做报废处理,然而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在回收之后不一定马上进行报废处理,还可以进行梯次利用,所谓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是指通过对汽车使用后的动力电池进行拆解、检测和分类后的二次使用。
现有的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外壳切割系统中对高温的切割盘进行降温处理的效果较差,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容易影响切割盘的使用寿命,其次容易烧坏电机,热量较大时还会产生烟气,影响工作人员的呼吸,并且大量的热量无法得到利用,造成了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外壳切割装置不能对高温的切割盘进行及时的降温处理,容易影响切割盘的使用寿命,同时容易引发安全隐患,而提出的一种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外壳切割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外壳切割系统,包括工作台、传送带和电池组本体,所述传送带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电池组本体放置在传送带上,还包括:竖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连接壳,固定连接在所述竖板的侧壁;切割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接壳内,用于切割所述电池组本体;降温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接壳上,用于对切割装置进行降温;导热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接壳上,用于将切割产生的热量传导给降温机构;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壳内;用于带动切割机构、降温机构和导热机构工作。
为了对电池组本体进行切割,优选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第一导热杆和切割盘,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一导热杆转动连接在连接壳的底部,所述转轴上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导热杆上连接有与第一带轮相配合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连接有皮带,所述切割盘固定连接在第一导热杆上。
为了将切割产生的热量传递给降温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机构包括第一曲轴、第一连接箱、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杆,所述第一曲轴固定连接在第一导热杆上,所述第一连接箱固定连接在连接壳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曲轴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曲轴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箱内,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箱内,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壁与导热板的外壁相贴,所述第二导热杆的其中一端与导热板固定相连。
为了给切割盘进行降温,更进一步的是,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储液箱、出液管、挡板、弹簧、连接管和喷头,所述储液箱固定连接在连接壳的顶部,所述出液管设置在储液箱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导热杆远离导热板的一端连接在出液管内,所述挡板滑动连接在出液管内,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出液管的内壁和挡板的侧壁相抵,所述连接管与出液管相连通,所述喷头设置在连接管远离出液管的一端上,且所述挡板的两端初始时与连接管的管口处相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金威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金威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78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