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功补偿的取电CT输出功率提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5881.1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7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杜林;王有元;谭亚雄;余辉宗;项施叶子;黄辉;邓辉;高志东;胡长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3/18;H01F3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功 补偿 ct 输出功率 提升 方法 | ||
1.基于无功补偿的取电CT输出功率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S1:在线取电CT接补偿电容;
S2:建立取电CT带电阻性负载的等效电路模型;
S3:建立取电CT二次侧并联接入匹配补偿电容后的等效电路模型;
S4:对取电CT进行等效电路模型参数辨识操作;
所述S2具体为:将等效电路模型归算到二次侧,其中,L1′、R1′分别为归算后的一次侧漏感和导线电阻,L2、R2分别为二次侧漏感和导线电阻,Lm′、Rm′分别为激磁支路的激磁电感和激磁电阻;推导出二次侧电压、负载电流和负载功率的理论表达式;
二次侧的感应电动势
为激磁电流相量;为原边电流归算至二次侧的归算值相量;I1'为原边电流归算至二次侧的归算值;
负载电流
则负载R上获得的功率:
负载R获得的最大功率为:
所述S2具体为:所述等效模型中,随着负载电阻R的增大,负载电流I2的模值逐渐减小,相位逐渐增大;激磁电流的模值逐渐增大,相位逐渐减小;在原边电流I1一定的情况下,归算值I1′保持不变,始终满足
所述S3具体为:二次侧电流I2为负载电阻电流IR和电容电流IC的矢量和;
副边电压U2:
求得负载电阻电流IR表达式:
原边电流I1′不变,当电容C和电阻R达到一定条件时,电阻电流IR约等于原边电流I1′:
根据式(8),通过建立实部、虚部包含未知数电容C和电阻R的方程组,求解得到符合补偿条件的电容C和电阻R值,使得负载电阻电流IR基本上与原边电流I1′相同;取电CT在最大功率输出点,负载电流约为原边电流的完全补偿后的负载电流约等于原边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功补偿的取电CT输出功率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为:取电CT内穿过通以原边电流I1的导线,二次侧线圈匝数为N,闭合磁环内半径为r1,外半径为r2,高度为H,CT二次侧线圈同时并联一个匹配电容C和负载电阻R。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功补偿的取电CT输出功率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具体为:在取电CT副边接入不同功率因数的负载,改变原边电流I1′大小和负载大小,得到CT副边电压U2的负载特性;通过设定初始解,代入式(6)进行计算,并与实验结果对比;若不满足收敛条件,则将可行解进行迭代变换,循环代入式(6)计算,直到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差异满足收敛条件;最后输出最优解,即模型各参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未经重庆大学;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58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