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剪切支持刚度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3345.8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4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张丽红;柴亚南;闫林;轩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5/00 | 分类号: | G01M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71006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剪切 支持 刚度 模拟 装置 | ||
1.一种剪切支持刚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支架(1)、固定铰支座(2)、剪切梁(3)、活动铰支座(4)、剪切杆组件(5)以及加载座(6),其中:
所述立柱支架(1)固定于承力地坪上,固定铰支座(2)安装在立柱支架(1)的上部,在固定铰支座(2)下方的立柱支架(1)上设置有位置在纵向能调节的活动铰支座(4);所述剪切梁(3)的上端铰接安装在固定铰支座(2)上,所述活动铰支座(4)上具有一个卡套,剪切梁(3)穿过卡套,且在剪切梁(3)的下端通过所述加载座(6)铰接有剪切杆组件(5);
所述剪切支持刚度模拟装置设置多个,标定时所需要的附属机构还包括:翼面结构(7)、底架、支持铰支座(8)以及多个站位接头(9);其中,每个站位接头(9)安装于翼面结构(7)上预定的站位处,每个站位接头(9)的侧面均通过约束单耳(11)连接一套剪切支持刚度模拟装置的剪切杆组件(5);在每个站位接头(9)上通过夹板(10)设置一个标定梁(12),标定梁侧面的上端、下端各设置一个加载点;所述翼面结构(7)通过对称设置的支持铰支座(8)安装在底座(1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切支持刚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梁(3)的截面尺寸满足:
其中,b表示剪切梁(3)截面的宽度;h表示剪切梁(3)截面高度;[σ]表示弯曲需用应力;F表示剪切梁(3)所受到的剪切载荷;L表示剪切梁(3)的外伸出活动铰支座(4)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切支持刚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站位之间的整体刚度比误差小于5%,表示为:
式中:Ksi—站位i的实际刚度;Ks0—基准站位的实际刚度;Kli—站位i的理论刚度;Kl0—基准站位的理论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切支持刚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确定剪切梁(3)截面尺寸的边界,通过调整梁宽度b和厚度h的值,使各站位处剪切刚度满足任务书要求并预留足够刚度调整空间,保证各站位的刚度调整范围不小于±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切支持刚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杆组件(5)在构型参数设计时,应保证剪切杆组件(5)变形量级小于剪切梁(3)变形两个数量级,当剪切杆承受的轴向力为F时,剪切杆变形为:
式中:L表示剪切杆组件(5)长度,A表示剪切杆截面面积,r表示剪切杆组件(5)圆截面半径,E表示弹性模量;
通过调整剪切杆参数L、r,使剪切杆变形小于剪切梁(3)变形的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切支持刚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剪切梁(3)组件的至少两个截面上均布4个应变单片,在刚度标定前,将剪切杆组件(5)在试验机上进行单独的载荷-应变标定,并以标定得到的载荷-应变曲线作为站位接头(9)载荷的反推基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切支持刚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进行标定时,在剪切梁(3)组件的至少两个截面上均布多个应变单片,在刚度标定前,将剪切杆组件(5)在试验机上进行单独的载荷-应变标定,并以标定得到的载荷-应变曲线作为站位接头(9)载荷的反推基准;
对于每个标定梁(12)上的两个加载点,在上下加载点施加不同方向和大小的载荷,实现对站位接头(9)纯剪切载荷的施加,并测量该载荷下的位移和应变;在各站位接头(9)处均布置千分表(13)以测量站位接头(9)的剪切变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切支持刚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行刚度标定的过程包括:
1)将活动铰支座(4)安装于立柱支架(1)上的最下端,施加载荷,并测量应变和位移;
2)将活动铰支座(4)安装于立柱支架(1)上的最上端,施加载荷,并测量应变和位移;
3)计算第1步和第2步骤的刚度值,确认刚度范围能够覆盖任务书对支持刚度模拟装置的刚度要求;
4)将活动铰支座(4)放置于仿真计算的理论位置,施加载荷,并测量应变和位移;
5)计算第4步得到的各站位接头(9)的刚度值、刚度放大因子以及站位接头(9)之间的刚度比,并根据与理论刚度的差值移动活动铰支座(4)的位置,重新标定,直到刚度满足理论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未经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33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