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袋即穿服装的加工工艺以及开袋即穿服装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2881.6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1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戴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薇 |
主分类号: | B65B25/20 | 分类号: | B65B25/20;B65B55/14;B65B55/16;B65B55/18;B65B55/06;B65B55/08;B65B55/10;B65B31/00;A61L2/04;A61L2/10;A61L2/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南杰 |
地址: | 51040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袋即穿 服装 加工 工艺 以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袋即穿服装的加工工艺以及开袋即穿服装。开袋即穿服装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获得服装;对所述服装进行消杀处理,得到消杀中间物,所述消杀处理包括高温烘干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臭氧处理、水洗烘干处理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对所述消杀中间物进行密封包装处理。开袋即穿服装通过上述的开袋即穿服装的加工工艺制备而成。本发明的开袋即穿服装的加工工艺制备得到的开袋即穿服装,能够直接达成贴身服装衣物如内衣、内裤、袜子等从购买到第一次穿着时不需要洗涤就可以直接穿的效果,穿着体验感好,无不适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服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开袋即穿服装的加工工艺以及开袋即穿服装。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在购买服装尤其是贴身衣物产品后,需要对产品洗涤、晾晒后才能穿着。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紧急需要更换时,却没有洁净的贴身衣物可更换。当遇到长时间梅雨天、回南天等天气时,导致人们需要使用烘干机对衣服进行烘干处理,但是烘干机对服装尤其是贴身衣物会产生形变、质量等级下降等影响,影响服装的再次穿着。
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一次性内衣裤用品,可开袋即穿,卫生、安全可以达成,但不能重复再穿着,极易造成浪费,对生态环境也不友好。另外,现有的一次性内衣裤产品只能作为临时穿着效果,不能起到日常贴身衣物的替代效果,贴身衣物会有不同场合下不同的产品功能要求,一次性内衣裤产品只能保证到基础遮羞等性能。一次性内衣裤产品因为材料、生产形式、成本控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一次性内衣裤产品的效果上不如常规的贴身衣服产品的肌肤触感,还容易引起不适感。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开袋即穿服装的加工工艺以及开袋即穿服装。本发明的开袋即穿服装的加工工艺制备得到的开袋即穿服装,能够直接达成贴身服装衣物如内衣、内裤、袜子等从购买到第一次穿着时不需要洗涤就可以直接穿的效果,穿着体验感好,无不适感。
一种开袋即穿服装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获得服装。
对所述服装进行消杀处理,得到消杀中间物。
对所述消杀中间物进行密封包装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杀处理包括高温烘干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臭氧处理、水洗烘干处理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臭氧处理时的臭氧浓度为20-40mg/m3,臭氧处理时间为10-30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紫外线照射处理时的紫外线波长为10-400nm,紫外线照射时间为6-24h。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温烘干处理时的温度为40℃-70℃,烘干时间为6-24h。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洗烘干处理时的洗水温度为10℃-50℃,水洗后进行自然晾干或者40℃-70℃环境下烘干6-24h。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杀处理包括高温烘干处理和紫外线照射处理,在40℃-70℃烘干环境下进行高温烘干处理6-24h后,在波长为10-400nm的紫外线光波下照射6-24h;
或者,所述消杀处理包括臭氧处理和紫外线照射处理,在20-40mg/m3臭氧浓度的环境下进行氧臭处理10-30min后,在波长为10-400nm的紫外线光波下照射6-24h;或者,在波长为10-400nm的紫外线光波下照射6-24h后,在20-40mg/m3臭氧浓度的环境下进行氧臭处理10-30min;
或者,所述消杀处理包括紫外线照射处理和水洗烘干处理,用10℃-50℃洗水温度水洗后自然晾干或者40℃-70℃环境下烘干6-24h,再在波长为10-400nm的紫外线光波下照射6-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薇,未经戴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28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