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落地窗轨道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2092.2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6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禹溪;贾灵灵;李凤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事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15/06 | 分类号: | E05D15/06;E05D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王海文 |
地址: | 610023 四川省成都市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落地窗 轨道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落地窗轨道组件,包括固定设于地面上的地轨、成对地连接在地轨上的移动机构及用于连接移动机构和承托窗体的连接件,移动机构具有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地轨顶面中部开设有横截面呈倒梯形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将地轨顶面分成两块对称的顶板;地轨两侧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二滑槽;移动机构扣装在顶板上,第一滚轮与第一滑槽的一斜侧面滚动连接,第二滚轮与第二滑槽滚动连接。本发明设置的第一滑槽横截面呈倒梯形,即上方开口较大,看得见落灰,无卫生死角,易于灰尘清扫;第二滑槽设于地轨的侧面上,沾染灰尘的几率小,不会影响落地窗推动时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门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落地窗轨道组件。
背景技术
落地窗,顾名思义,就是尽量增加窗户的高度,使窗户直接固定在地板面上的窗户。
室内与阳台之间往往会使用落地窗进行隔离,良好的落地窗布局使室内采光增加,同时站在落地窗前可以全景观看外面。落地窗面积多数占用一堵墙的面积,其采光区宽大,利于光线最大化的进入,达到室内光线的明亮,凸显室内宽敞,给人开阔之感。为了使人可以进出阳台,落地窗往往采用推拉窗的形式,开启落地窗时,不会占据室内的空间。
传统的推拉式落地窗,窗户的顶部和底部都会设置有轨道组件,现有的落地窗轨道组件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的缺点:
由于窗户底部的轨道位于地面上,轨道槽内容易落灰,清扫非常不方便,而且存在卫生死角,久而久之,会导致落地窗的灵活性降低,从而影响落地窗的推拉;另外,滚轮直接安装在窗户的框架上,如推拉过快易造成窗体脱轨,而且后期拆装与维护更换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落地窗轨道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轨道槽内容易落灰而清扫不便、导致落地窗灵活性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落地窗轨道组件,包括:
地轨,固定设于地面上;
移动机构,成对地连接在所述地轨上,其具有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及
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移动机构和承托窗体;
其中,所述地轨顶面中部开设有横截面呈倒梯形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将所述地轨顶面分成两块对称的顶板;所述地轨两侧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移动机构扣装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滑槽的一斜侧面滚动连接,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二滑槽滚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滑槽的下侧面向外延伸连接有一斜坡,所述斜坡的底边与所述地轨的底面平齐。
可选地,所述第二滑槽为梯形槽,其外侧开口较大。
可选地,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部等间距开设有多个沉头孔,所述地轨通过沉头螺钉穿过所述沉头孔与地面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扣装在所述顶板上的滑块,所述滑块由板件弯折成C型结构,依次分为短侧板、水平板及长侧板;所述第一滚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短侧板的底面上,所述第二滚轮转动连接在所述长侧板的内侧面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滚轮竖向设置,所述第二滚轮横向设置,而且它们数量相同,各设有一对。
可选地,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均为斜滚轮,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的斜侧面、所述第二滑槽的下侧面滚动配合。
可选地,所述长侧板的底面倾斜设置,与所述斜坡滑动配合。
可选地,所述水平板顶面中部连接有柱杆,所述柱杆上端加工有外螺纹。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设于两个所述的移动机构之间,其贴合在所述顶板上且与所述滑块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事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事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20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人工智能预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马铃薯种植用开沟除草起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