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预后预测的生物标志物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0354.1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5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谢宝刚;孙水林;周观林;陈玲;杨文龙;郭丽丽;谢新生;龚文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G01N1/38 |
代理公司: | 杭州合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7 | 代理人: | 沈自军 |
地址: | 31400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衰竭 患者 人工 治疗 预后 预测 生物 标志 及其 用途 | ||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预后预测的生物标志物及其用途,本申请发现和确证乳酸和肌酐可作为联合标志物作为针对人工肝治疗疗效的体液生物标志物,对人工肝治疗疗效的评价比PTA更灵敏,可用于人工肝治疗后患者的预后预测产品制备。基于此开发的预测产品血清检测试剂盒,结合核磁共振仪使用,无需利用标准品对乳酸和肌酐作工作曲线就可以获得其相对含量,具有血清预处理样品及检测速度快、重复性好、预后判断灵敏度高的特点,易于临床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和临床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预后预测的生物标志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肝衰竭是指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肝功能迅速恶化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临床表现为黄疸和凝血功能障碍,极度乏力,腹水等症状,具有致病因素复杂、病情进展急促、病死率高等特点,该病短期内死亡率率可高达50%~90%。目前,对于肝衰竭患者而言,人工肝治疗是内科治疗和肝移植以外的另一重要治疗手段。人工肝治疗技术,是指血浆置换和血液吸附技术,即溶解在血液中致炎物质或毒素被吸附到具有丰富表面积的固态物质上从血液中清除炎症物质和毒物。人工肝主要包括非生物型人工肝、生物型人工肝和混合型人工肝三种类型。目前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技术如血浆灌流(PP)和血浆透析滤过(PDF)已大量应用于临床,研究表明采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由20.0%提高至80.0%,慢性重型肝炎由5.6%提高至48.8%。非生物型人工肝在我国广泛推广,在重型肝炎的救治中发挥了重要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研究表明,肝衰竭临床分期为早期的病人,亦有25%的患者无法利用人工肝治愈,对于这些病人应尽早安排或等待肝移植治疗,而无须费时、耗费大量金钱进行人工肝治疗;另一方面,对于晚期患者来说,人工肝仍有33.3%的患者达到好转出院指标,而此时人工肝可起到等待肝源,顺利过渡至肝移植的桥梁纽带作用。因此,发现和确证针对人工肝治疗疗效的体液生物标志物,实现患者良好预后的精准治疗,选择个体化人工肝治疗方案是肝衰竭治疗重要的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很高的临床价值。
发明内容
本申请发现和确证血清中乳酸和肌酐可作为联合标志物,作为针对人工肝治疗疗效的体液生物标志物,可用于人工肝治疗后患者的预后预测产品制备。
本申请提供一种血清乳酸和肌酐作为联合标志物在制备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预后预测产品中的应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血清乳酸和肌酐的含量比作为标志物在制备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预后预测产品中的应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特异性检测血清中乳酸和肌酐含量或含量比的试剂在制备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预后预测产品中的应用。
可选的,所述预测产品为血清检测试剂盒。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预后预测的血清检测试剂盒,所述血清检测试剂盒包含特异性检测血清中乳酸和肌酐含量或含量比的试剂。
可选的,所述试剂包括:(1)用于预处理受试者血清样本的处理溶剂;(2)内标溶液。
可选的,所述处理溶剂包括缓冲液和稀释液;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液可选择2M磷酸盐缓冲溶液;所述稀释液可选采用无机溶剂,如去离子蒸馏水。本申请的试剂盒配合核磁共振仪使用,无需标准品。
可选的,所述内标溶液为:0.1wt%四甲基硅烷(TMS)或0.1wt%(三甲基硅基)-丙酸-2,2,3,3-d4酸(TSP)的钠盐,氘代试剂配制。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预后预测系统,包括:
预处理模块,用于预处理受试者血清样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血清样本中乳酸和肌酐的含量;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检测模块检测的含量信息计算乳酸和肌酐的含量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03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