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罐内壁研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17069.4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6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谈益强;杨孝欢;魏英杰;王志兴;王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陶特容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10 | 分类号: | B24B5/10;B24B57/02;B24B41/06;B24B31/10;B24B31/12;B24B4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440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内壁 研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罐内壁研磨装置,包括两个支座、板体、转动组件、皮带和第一电机,两个所述支座对称设置,所述板体设置在两个所述支座之间,所述板体上具有两个槽体,每个所述槽体内设置有所述转动组件,每个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轴、动轮和转动辊,所述转轴与所述板体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所述槽体并与所述动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辊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转轴的外部,且位于所述槽体的内部,所述皮带套设于两个所述动轮上,且其中一个所述动轮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能够加快不锈钢罐内壁研磨效率,提升了不锈钢罐内壁研磨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级超纯气体用容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罐内壁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级超纯气体(如氦、氮、氢)在半导体制造中用作清洗气、加压气、载气和保护气,广泛应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IC、液晶显示器LCD、半导体发光器件LED以及太阳能电池PV等行业。近年来,随着全球石油等能源资源逐渐减少和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对气候的影响,世界各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以及节能技术,在此背景之下,我国的太阳能电池和半导体发光器件及相关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电子级超纯气体在充瓶之前必须将瓶内的杂质气体进行置换处理,传统的气体钢罐内壁非常粗糙,各类杂质气体(尤其是水分)被粗糙的钢罐内壁吸附,很难置换处理干净,无法满足超纯气体的充装。因此需要使用到内壁研磨装置对不锈钢罐的内壁进行处理,但是现有的内壁研磨装置使用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罐内壁研磨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内壁研磨装置使用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不锈钢罐内壁研磨装置,包括两个支座、板体、转动组件、皮带和第一电机,两个所述支座对称设置,所述板体设置在两个所述支座之间,所述板体上具有两个槽体,每个所述槽体内设置有所述转动组件,每个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轴、动轮和转动辊,所述转轴与所述板体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所述槽体并与所述动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辊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转轴的外部,且位于所述槽体的内部,所述皮带套设于两个所述动轮上,且其中一个所述动轮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其中,每个所述转动辊上具有多个凸环,且相邻两个所述凸环之间设置有横条。
其中,每个所述凸环和所述横条上均设置有缓冲条。
其中,所述板体的两侧设置有延伸槽,所述不锈钢罐内壁研磨装置还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辅助组件,每个所述辅助组件包括立板、第一弹性件和滚轴,所述立板与所述延伸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延伸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板固定连接,所述滚轴与所述立板转动连接。
其中,每个所述立板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滚轴。
其中,每个所述立板远离所述延伸槽的一端具有斜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将用于装载电子级超纯气体的不锈钢罐内部填充定量的棕刚玉和研磨液,然后放置在两个所述转动辊之间,然后通过所述第一电机转动,带动与之连接的所述动轮转动,由于两个所述动轮之间通过所述皮带连接,继而两个所述动轮同时转动,带动对应的所述转轴旋转,从而带动两个所述转动辊旋转,以此将棕刚玉和研磨液在不锈钢罐里与不锈钢罐内壁进行摩擦,实现机械研磨,该研磨过程简单快捷,加快了不锈钢罐内壁研磨效率,提升了不锈钢罐内壁研磨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不锈钢罐内壁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不锈钢罐内壁研磨装置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陶特容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陶特容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70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