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换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16390.0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4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蔡子祥;魏龙;梅伟伟;潘永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普天铁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26 | 分类号: | B21D28/26;B21D28/34;B21D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前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0 | 代理人: | 张波涛;尹秀峰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装置 | ||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快速换模装置,包括:上模组件,用于固定上冲模以及调整上冲模的作业深度,下模组件,用于固定下冲模以及调整下冲模的水平度,退料组件,用于对上冲模和下冲模实施同心装配,使得上冲模与下冲模对钢片实施打孔作业。本公开能够实现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的快速自定位以及实现上冲模和下冲模的精准对准。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铁心横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换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工钢片冲孔模具磨损后,需要人工更换模具。人工换模无法快速准确定位,需要不断对准调试模具位置,增加了产品生产周期和生产成本。在对准调试过程中,由于没有基准,员工需要反复的微调下模的位置,此过程耗时较长,且需要操作人员经验非常丰富才能判定模具是否对准位置。对准调试完成后,在拧紧螺栓固定下模的过程中,下模可能会发生一定位移,导致上下冲模难以对准,安装模具的时间较长,且易导致设备启动后模具磨损加快甚至直接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换模装置及方法,能够实现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的快速自定位以及实现上冲模和下冲模的精准对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换模装置,包括:
上模组件,用于固定上冲模以及调整上冲模的作业深度,
下模组件,用于固定下冲模以及调整下冲模的水平度,
退料组件,用于对上冲模和下冲模实施同心装配,使得上冲模与下冲模对钢片实施打孔作业。
优选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底座,上模底座连接有上模压紧块,上模压紧块的上端连接有上模顶丝,上模压紧块的下端连接有上冲模,通过调节上模顶丝调整上冲模的作业深度。
优选的,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底座,下模底座上设置有下模适配器,下模适配器上的凸台上设置有下模适配器压紧块,下模适配器压紧块与下模适配器的连接处形成圆环卡槽。
优选的,所述下模底座和下模适配器内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下模定位杆,下模定位杆的上端面与下冲模的底端接触,通过调节下模定位杆调整下冲模的水平度。
优选的,所述下模适配器上的凸台上还设置有防撞块。
优选的,所述下模适配器压紧块可拆卸。
优选的,所述退料组件包括退料板,退料板通过卡槽连接有退料圈。
优选的,所述退料圈包括内圈和外圈。
优选的,所述内圈和外圈同心设置,内圈的直径与上冲模的直径相同,外圈的直径与下冲模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校准棒,用于对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进行校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1、操作轻便、上下冲模装配准确度高、配置效率高。
2、解决了人工更换模具劳动效率低、劳动强度高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定位快速换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至图2(b)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是正视图,图2(b)是后视图;
图3(a)至图3(b)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下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是正视图,图3(b)是后视图;
图4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退料组件的正视图;
图5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校准棒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普天铁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普天铁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63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