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和云计算的安全服务更新方法及云计算中心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4965.5 | 申请日: | 2020-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2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曹青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青青 |
主分类号: | G06F16/21 | 分类号: | G06F16/21;G06F16/23;G06F16/27;G06Q20/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100 江苏省淮安市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计算 安全 服务 更新 方法 计算中心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和云计算的安全服务更新方法及云计算中心,预先将目标防护记录信息划分成一系列的分簇防护记录信息,进而通过目标安全防护云计算模型对每个分簇防护记录信息进行虚拟机访问动作解析,以识别其所属的虚拟机访问动作,进而提高虚拟机访问动作监视的准确性。此外在检测到这些分簇防护记录信息中存在满足虚拟机访问动作监视条件的分簇防护记录信息,可以快速确定出目标安全防护对象可能为携带过度防护偏差的目标动作对象,进而可以进行针对性更新之后,确保后续安全防护过程的可靠性。
本申请是申请号202011150650.6、申请日为2020年10月24日、发明创造名称为“基于区块链和云计算的信息安全处理方法及云计算中心”的中国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金融业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和云计算的安全服务更新方法及云计算中心。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写批记录适用于几乎所有环境,依靠人力手工记录,然而数据的真实性无所考证,容易造假;并且数据无法及时记录,容易造成事后补写;数据记录后存储依靠纸质,容易丢失或者损坏无法复原;记录者字迹不一,容易造成辨认混淆;资料存储过久后数据太多检索不便。
相关技术中,电子批记录利用组态实时读取生产数据,存入到数据库后形成电子批记录,虽然记录及时性得到了提高,依靠系统间隔固定时间自动读取数据,然而数据可人为蓄意修改,可靠性有待加强。
基于此,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按照预设规则排列生成的分块数据包,可以减少人为蓄意修改的置信度,并且进一步存储到区块链中,利用了区块的特性可以便于后续第一时间判断数据是否被篡改,由此利用区块链的特征来进行可靠性增强。然而,对于进行安全防护的电子批记录安全服务而言,在每次进行更新后,如何提高目标记录金融业务的电子批记录安全服务的安全防护效果,尽可能减少人工参与,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和云计算的安全服务更新方法及云计算中心,通过将设定安全防护项目的安全事件评价属性与设定安全防护项目对应的安全事件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安全防护测试结果中评价属性存在差异的安全防护测试目标,然后根据评价属性存在差异的安全防护测试目标,自动更新目标记录金融业务的电子批记录安全服务中针对该设定安全防护项目对应的安全防护参数,并基于更新后的安全防护参数对经由区块链访问的所述目标记录金融业务的访问请求参数进行安全防护处理,从而提高目标记录金融业务的电子批记录安全服务的安全防护效果,减少人工参与,节约人工资源。此外,在整个过程中仅仅是对于安全防护参数进行更新,不会影响电子批记录安全服务的在先更新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和云计算的信息安全处理方法,应用于云计算中心,所述云计算中心与多个电子批记录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调用预先进行电子批记录安全服务更新后的目标记录金融业务的电子批记录安全服务,对所述目标记录金融业务在各个信息安全测试接口下进行安全防护测试,得到安全防护测试结果;
将所述安全防护测试结果中设定安全防护项目的安全事件评价属性与设定安全防护项目对应的安全事件数据库中的安全事件比较属性进行比对;
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安全防护测试结果中评价属性存在差异的安全防护测试目标,并获取所述评价属性存在差异的安全防护测试目标在各个安全防护测试环节的测试表项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评价属性存在差异的安全防护测试目标在各个安全防护测试环节的测试表项运行参数,更新所述目标记录金融业务的电子批记录安全服务中针对该设定安全防护项目对应的安全防护参数,并基于更新后的安全防护参数对经由区块链访问的所述目标记录金融业务的访问请求参数进行安全防护处理。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安全防护测试结果中评价属性存在差异的安全防护测试目标,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或任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青青,未经曹青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49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区块链和云计算的模型训练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PCB板和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