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喷淋水膜式热交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4331.X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5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敏 |
主分类号: | F28D3/02 | 分类号: | F28D3/02;F28F9/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1111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淋 水膜式 热交换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内喷淋水膜式热交换系统,包括:若干喷淋组件,每一喷淋组件均包括:喷淋外板;内喷淋管,内喷淋管设于喷淋外板的上端的内侧,喷淋外板的上端的内壁与内喷淋管之间形成第一腔体,内喷淋管的侧壁设有至少一内喷淋孔,内喷淋孔与第一腔体相连通;喷淋内板,喷淋内板设于喷淋外板的下端的内侧,喷淋内板位于内喷淋管的底部,喷淋外板的内侧与喷淋内板的外侧之间形成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的底部与第二腔体的顶部相连通;挡板,挡板设于内喷淋管的底部与喷淋内板的顶部之间,挡板分别与内喷淋管的底部、喷淋内板的内侧的顶部封堵配合。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和维护保养方便,换热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制冷或采暖和冷却塔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喷淋水膜式热交换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中小型家用、商用空调系统室外机冷凝器多数是铜管---铝片胀管结合的管片式换热器,蒸发器采用管片式换热器、不锈钢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等,而大型中央空调一般采用壳管式换热器和室外冷却塔结合换热的方式。壳管式换热器中制冷剂与水热交换,水变成冷水或热水,送入室外冷却塔升温或降温至大气环境温度。绝大多数中小型家用、商用空调系统换热器采用管片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制冷模式时在室外环境温度高于35℃时换热效果差,制冷效果差,制热模式时在室外环境温度低于-15℃时严重结霜或结冰,已经不能换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热交换系统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内喷淋水膜式热交换系统,采用水或乙二醇溶液在不完全封闭的第一腔体内喷淋的方式,水或乙二醇溶液与第一腔体的内壁换热,第一腔体的内壁与大气换热,结构简单、制作和维护保养方便,换热效果更好。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喷淋水膜式热交换系统,包括:喷淋热交换机构,所述喷淋热交换机构包括:至少一喷淋组件,每一所述喷淋组件均包括:
喷淋外板;
内喷淋管,所述内喷淋管设于所述喷淋外板的上端的内侧,所述喷淋外板的上端的内壁与所述内喷淋管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内喷淋管的侧壁设有至少一内喷淋孔,所述内喷淋孔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
喷淋内板,所述喷淋内板设于所述喷淋外板的下端的内侧,所述喷淋内板位于所述内喷淋管的底部,所述喷淋外板的内侧与所述喷淋内板的外侧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相连通;
挡板,所述挡板设于所述内喷淋管的底部与所述喷淋内板的顶部之间,所述挡板分别与所述内喷淋管的底部、所述喷淋内板的内侧的顶部封堵配合。
上述的内喷淋水膜式热交换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部呈开放设置。
上述的内喷淋水膜式热交换系统,其中,所述喷淋外板与所述喷淋内板之间设有至少一隔条。
上述的内喷淋水膜式热交换系统,其中,每一所述喷淋组件还包括:外喷淋管,所述外喷淋管的侧壁设有若干外喷淋孔,若干所述外喷淋孔分别朝向所述喷淋外板的外侧。
上述的内喷淋水膜式热交换系统,其中,每一所述喷淋组件还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设于所述喷淋内板的内侧,所述支撑管位于所述内喷淋管的正下方,所述支撑管的顶部与所述挡板连接。
上述的内喷淋水膜式热交换系统,其中,所述喷淋外板、所述喷淋内板、所述内喷淋管和所述支撑管均呈竖直设置。
上述的内喷淋水膜式热交换系统,其中,所述喷淋热交换机构还包括:水槽,所述喷淋组件的底部设于所述水槽内,所述喷淋组件的顶部伸出所述水槽。
上述的内喷淋水膜式热交换系统,其中,所述喷淋热交换机构还包括:防尘网和隔水网,若干所述喷淋组件均设于所述防尘网与所述隔水网之间。
上述的内喷淋水膜式热交换系统,其中,所述喷淋热交换机构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朝向若干所述喷淋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敏,未经李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43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