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焦系统和清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0143.X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2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段敦兵;黄增荣;刘新和;巢美林;陈锡通;胡春晖;邹全荣;徐德武;姚前敏;李志伟;杨斌;李翔;丘志国;郭建平;尹水泉;李明;李伟忠;罗永功;周永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C10B43/00;C10B43/02;B01D46/10;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212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清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排焦系统和清理方法,其中,排焦系统包括除尘管道和风机,除尘管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靠近干熄炉的排焦口并与干熄炉连通,第二端和风机连接,除尘管道至少设置有一个折弯部,至少在一个折弯部设置有清洁孔和封堵件,封堵件选择性封堵清洁孔。除尘管道和风机可以将排焦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吸走,通过在除尘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清洁孔,在需要清理除尘管道时,工作人员可以打开封堵件,通过清洁孔对除尘管道的内部进行清理,避免粉尘在管壁上堆积形成堵塞,清理完毕后使用封堵件将清洁孔封堵,保证了除尘管道内部的连通,便于除尘管道排出干熄炉内的一氧化碳气体,提高了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能,为工作人员的健康提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焦系统,以及针对此排焦系统的清理方法。
背景技术
干熄炉的底部一般设置有排焦系统,干熄炉中冷却后的低温焦炭通过排焦系统转运至其他处理区域,排焦系统与干熄炉的连接部分设置有除尘管道将排焦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吸走。在排焦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低温除尘管道吸力较大,排焦过程中小颗粒焦炭经常会被吸到除尘管道内形成堵塞,导致除尘管道内吸力变小,除尘效果降低,排焦时产生的粉尘落入皮带机上,导致皮带机尾空间经常充满粉尘,且粉尘中含有一氧化碳有毒气体,对皮带机的检修人员造成较大的安全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焦系统,其具有较好的除尘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理方法,其能够有效清理排焦系统内的粉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排焦系统,包括除尘管道和风机,所述除尘管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靠近干熄炉的排焦口并与所述干熄炉连通,所述第二端和所述风机连接,所述除尘管道至少设置有一个折弯部,至少在一个所述折弯部设置有清洁孔和封堵件,所述封堵件选择性封堵所述清洁孔。
作为排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端设置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上设置有若干过孔,所述过孔的直径大于粉尘的直径且小于焦粒的直径,所述过滤件和所述除尘管道可拆卸连接。
作为排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滤件的尺寸不小于所述第一端的直径。
作为排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端的管壁上设置有检修孔和盖板,所述盖板和所述除尘管道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用于封堵所述检修孔。
作为排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包括排焦管道,所述排焦管道包括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进口位于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的上方,所述进口和所述排焦口连接,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之间设置有分料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排焦管道的管壁连接且位于所述分料部的上方。
作为排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除尘管道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除尘管道的所述第一端沿所述干熄炉竖直方向的轴线对称分布。
作为排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除尘管道的外周包覆有加热件。
作为排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热件包覆在所述折弯部的外周。
作为排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热件为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包覆在所述除尘管道的外周,所述加热管内流通有高温气体或高温液体。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清理方法,清理上述的排焦系统,在需要清理除尘管道时,先将封堵件打开,然后通过清洁孔对除尘管道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使用封堵件将清洁孔封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01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人脸验证环节的隐私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