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自动清理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0097.3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2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康望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翰坤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30 | 分类号: | B03C1/30;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胡昌国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自动 清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自动清理艇,该垃圾自动清理艇包括漂浮箱动力轮、以及设于漂浮箱上的揽收臂、总输送线和垃圾分类装置,揽收臂将垃圾揽收拢入至总输送线,再将垃圾运输至垃圾分类装置,垃圾分类装置包括分类输送线、设于分类输送线内的电磁铁、设于分类输送线下方的非金属垃圾箱、设于总输送线下方的金属垃圾箱、以及与分类输送线连接的震动机构,分类输送线围设形成一个收容空间,收容空间分成电磁空间和空置空间,电磁铁设置于电磁空间内,电磁空间与非金属垃圾箱的垃圾入口相对应设置,空置空间与金属垃圾箱的垃圾入口相对应设置。本发明公开的垃圾自动清理艇实现垃圾的自动分类,提高了垃圾分类的准确性,垃圾收集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自动清理艇。
背景技术
在湖泊河流中,存在大量的垃圾,这些垃圾或是被丢落其中,或是被吹入,垃圾漂流在湖泊河流中,会影响河流水质,为了保护河流环境,需要将湖泊河流上的垃圾进行清理。
由于通过人工手持工具对湖泊河流上的垃圾进行收集和打捞的方式效率低,逐渐采用垃圾回收无人船来打捞。目前的无人船是通过拨料机构将所有垃圾收拢至收料区域再将收料区域的垃圾运输至垃圾箱内,这样,回收回来的垃圾需要进行手动分捡,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可自动精确分类的垃圾自动清理艇,来提高垃圾收集的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垃圾自动清理艇,包括漂浮箱、设于所述漂浮箱的两侧用于驱动所述漂浮箱运动的动力轮、以及设于所述漂浮箱上的揽收臂、总输送线和垃圾分类装置,所述揽收臂将垃圾揽收拢入至所述总输送线,所述总输送线再将垃圾运输至所述垃圾分类装置,所述垃圾分类装置包括与所述总输送线相连的分类输送线、设于所述分类输送线内的电磁铁、设于所述分类输送线下方的非金属垃圾箱、设于所述总输送线下方的金属垃圾箱、以及与所述分类输送线连接的震动机构,所述分类输送线围设形成一个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分成电磁空间和空置空间,所述电磁铁设置于所述电磁空间内,所述电磁空间与所述非金属垃圾箱的垃圾入口相对应设置,所述空置空间与所述金属垃圾箱的垃圾入口相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揽收臂包括可开合的支架以及绕设于所述支架上的传输带,所述传输带的输送运动方向朝向所述总输送线。
优选的,所述总输送线和所述分类输送线两者位于不同的高度,且所述总输送线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分类输送线,所述总输送线和所述分类输送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搭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分类输送线和所述总输送线通过同一条传动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垃圾分类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分类输送线远离所述总输送线的一端的止挡板,所述止挡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垃圾箱上、另一端向上弯折延伸用于止挡所述分类输送线的垃圾。
优选的,所述震动机构包括一端配合安装于所述分类输送线下、另一端间隔地设于所述金属垃圾箱上的导向震动板、固定于所述金属垃圾箱上且位于所述导向震动板之下的弹片和定位电磁铁、以及设于所述导向震动板两侧的限位块,所述导向震动板上设置有吸附电磁铁,所述吸附电磁铁与所述定位电磁铁相互吸合。
优选的,所述非金属垃圾箱包括箱体以及设于所述箱体内的压缩组件,所述压缩组件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平移将垃圾从垃圾入口向另一端推送。
优选的,所述压缩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上的滑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滑动机构的平移板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平移板的翻板。
优选的,所述总输送线包括绕设于传动辊的输送带以及设于所述输送带上的若干耙齿,各所述耙齿相间隔设置,且各所述耙齿上开设有若干滤水孔。
优选的,还包括太阳能供电装置,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通过支架连接于所述漂浮箱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翰坤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翰坤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00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