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输液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8977.7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2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甫;刘晓青;刘永;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61M5/52 | 分类号: | A61M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覃毅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输液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输液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手腕绑带、关节压板、两根立柱、两个转向连接件、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操作机构。该装置可将患者的手掌牢牢地固定,由于患者的指间关节被限制,因此,患者的手掌无法弯曲(即手掌无法做出握的动作),这样一来,就不会拉扯到手背上的皮肤和肌肉,从而避免由于“跑针”现象而造成的血管损伤,保证了输液过程的顺畅性,提高了输液效率和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输液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静脉输液已成为医疗工作中最主要的手段之一,通过采用静脉输液,病人病情恢复快,且能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在临床输液中,一般是对患者的手背进行穿刺,当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手部活动达到一定强度时,针头就会从血管中脱出或者半脱出血管存在于皮下或针头贯穿血管针尖存在于血管下,俗称“跑针”。“跑针”后输液部位可能会出现水肿,出血,疼痛等现象,严重的可能会出血大片青紫,丧失继续输液的功能。
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些输液用的支撑工具,大多数采用粘式搭扣和底板相结合的方式,但是,目前的支撑工具存在固定不牢固的问题,患者输液侧手掌和手背还是容易发生弯曲、位置变动,从而容易拉扯到手背上的皮肤和肌肉,影响到针头的固定,导致输液不畅,血管损伤。同时,这些支撑工具还存使用舒适度不高,并且调节余地小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输液固定装置,以提高固定患者手掌的牢固性,使患者的手掌无法弯曲,保证输液过程的顺畅性,提高输液效率和治疗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输液固定装置,包括:
底板,其上表面设置有凹槽;
手腕绑带,其用于固定手腕;
关节压板,其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根立柱;
两个转向连接件,每个所述转向连接件的中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凹槽的槽底,两个所述转向连接件间隔布置;
第一夹板,其两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向连接件的一端铰接;
第二夹板,其与所述第一夹板平行设置,且两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向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两个所述转向连接件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以及
操作机构,其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板的端部,所述操作机构用于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做夹持或松开动作。
优选地,所述关节压板包括第一板体,其一端面上设置有滑孔,所述滑孔沿所述第一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板体远所述滑孔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根所述立柱的顶部;以及
第二板体,其活动套设在所述滑孔内,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伸出所述滑孔外并连接在另一根所述立柱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槽底凹陷形成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立柱可适形插入所述定位槽内,两个所述转向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定位槽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凹槽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贯穿有通孔,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通孔在所述凹槽槽底的投影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转向连接件包括第一转轴,其沿竖向固定在所述凹槽内;
支板,其转动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支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平行;
两个U形框体,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板的左右两端,两个所述U形框体的开口朝向相反;以及
两根第二转轴,分别沿竖向设置在对应的一个所述U形框体内,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端部分别转动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相对面上均设置有防滑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89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