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瓦生产用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8094.6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4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雨瑶;刘俊;张俊;崔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平宏宇博鹰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00 | 分类号: | F26B25/00;F27D9/00;F27D13/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瓦 生产 烧制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青瓦生产用烧制系统,涉及青瓦烧制的领域,烧制系统包括一次干燥室、二次干燥通道、三次预热通道以及窑炉,所述窑炉包括第一烧制段和第二烧制段,所述第一烧制段与二次干燥通道连通,以向二次通道内供入烟气加热,所述第二烧制段与三次预热通道连通,以向三次预热通道内供入水蒸汽加热,所述三次预热通道与一次干燥室连通,以向一次干燥室内供入水蒸汽加热。第一次烧制段与二次干燥通道连通、第二烧制段与三次预热通道连通以及三次预热通道与一次干燥室的连通,使得高温处的热量被转移至低温处,从而减少了低温处需要的热源,使得热量被循环利用,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青瓦烧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青瓦生产用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青瓦一般指粘土青瓦。以粘土(包括页岩、煤矸石等粉料)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而制成,颜色并非是青色,而是暗蓝色,灰蓝色。中国青瓦的生产比砖早,主要用于铺盖屋顶,屋脊,用作瓦当。青瓦给人以素雅,沉稳,古朴,宁静的美感,当代仿古建筑上用的比较多。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提出了一种青瓦生产用烧制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一次干燥室、二次干燥通道、三次预热通道以及窑炉,一次干燥室、二次干燥通道和三次预热通道的热量均由锅炉供应。工作人员将制好的瓦坯依次经过一次干燥室、二次干燥通道、三次预热通道以及窑炉,从而实现青瓦的烧制。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采用上述烧制系统对瓦片进行烧制时,热量流失多,导致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节约能源,本申请提供一种青瓦生产用烧制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青瓦生产用烧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青瓦生产用烧制系统,包括一次干燥室、二次干燥通道、三次预热通道以及窑炉,所述窑炉包括第一烧制段和第二烧制段,所述第一烧制段与二次干燥通道连通,以向二次通道内供入烟气加热,所述第二烧制段与三次预热通道连通,以向三次预热通道内供入水蒸汽加热,所述三次预热通道与一次干燥室连通,以向一次干燥室内供入水蒸汽加热,所述第二烧制段较第一烧制段温度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瓦坯依次经一次干燥室干燥、二次干燥通道干燥、三次预热通道预热以及窑炉煅烧后,得到瓦片;其中第一烧制段与二次干燥通道连通使得第一烧制段的部分热空气流入二次干燥通道中,从而使得第一烧制段中多余的热量被利用;由于第二烧制段较第一烧制段的温度低,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对第二烧制段进行降温处理,工厂中通常采用加水降温处理,而水在第二烧制段蒸发形成水蒸气,因此第二烧制段与三次预热通道连通,使得第二烧制段产生的水蒸气向三次预热通道中流动,从而使得三次预热通道内温度的升高,实现三次预热通道对瓦坯的加热;三次预热通道与一次干燥室的连通,使得三次预热通道内余量水蒸气进入一次干燥室内,为一次干燥室内的瓦坯加热的同时加入水分,从而使得一次干燥室内的瓦坯不易因失水过多,产生干裂;第一烧制段与二次干燥通道连通、第二烧制段与三次预热通道连通以及三次预热通道与一次干燥室连通,使得高温处的热量被转移至低温处,使得热量被循环利用,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第二烧制段包括箱体以及向箱体内供入水汽的供水管,所述供水管一端与水源连通,另一端伸入箱体内,且供水管伸入箱体的部分上转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排水板,所述排水板中空设置形成空腔,且空腔与连接管连通,多个所述排水板上均开设有多个与空腔连通的排水孔,且沿连接管周向,多个排水板上的排水孔位于对应的排水板的同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供水管内的水压,使得水经连接管从排水孔排出,由于排水孔位于排水板同一侧,从而使得排水孔排出的水对排水板起到推动作用,从而使得连接管和排水板转动,从而提高了水从排水孔排出时的覆盖面积,同时水从排水孔排出后,在箱体内吸热变为水蒸汽,从而降低了箱体内的水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平宏宇博鹰建材有限公司,未经邹平宏宇博鹰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80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