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浇筑防空鼓的辅助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7609.0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6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张载亮;李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信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1/08 | 分类号: | E01H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浇筑 防空 辅助 施工 设备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浇筑防空鼓的辅助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底部设置有行走结构(2)、清刷结构(3)和收集结构,所述收集结构位于清刷结构(3)行进方向的后方,所述清刷结构(3)包括成对设置的两个清刷盘(31),两个所述清刷盘(31)在同一个水平面内并排设置,两个所述清刷盘(31)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架体(1)的行进方向设置,两个所述清刷盘(31)均转动连接在架体(1)上,两个所述清刷盘(31)互相靠近的一侧转动的切线方向朝向收集结构设置,所述收集结构包括收集箱(6)和位于收集箱(6)上方的抵紧组件(7),所述收集箱(6)开口朝向清刷结构(3)设置,所述抵紧组件(7)包括限位板(71)、限位杆(72)、限位弹簧(73)和限位螺母(74),所述收集箱(6)抵触地面设置,所述限位板(71)设置在架体(1)上,所述限位杆(72)竖直设置在收集箱(6)上,所述限位杆(72)穿过限位板(71)设置,所述限位螺母(74)螺接在限位杆(72)上,所述限位螺母(74)位于限位板(71)靠近收集箱(6)的一侧,所述限位弹簧(73)位于限位螺母(74)和限位板(71)之间,所述限位弹簧(73)的一端与的限位板(71)相抵,另一端和限位螺母(74)相抵,所述架体(1)上设有灰尘收集组件(8),所述灰尘收集组件(8)包括负压风机(81)、集尘箱(82)和吸尘罩(83),所述负压风机(81)的进风口与吸尘罩(83)相连通,所述负压风机的出风口与集尘箱(82)相连通,所述吸尘罩(83)位于清刷结构(3)上方,所述集尘箱(82)上铰接有清理门(8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防空鼓的辅助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结构(2)包括对称设置在架体(1)行进方向两侧的行走轮(21)、转动在架体(1)上且位于收集结构远离清刷结构(3)一侧的转向轮(22),所述行走轮(21)转动连接在架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浇筑防空鼓的辅助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结构(2)和清刷结构(3)之间设有联动组件(4),所述联动组件(4)包括第一锥齿轮(41)和第二锥齿轮(42),所述第一锥齿轮(41)同轴连接于一侧的行走轮(21),所述第二锥齿轮(42)同轴连接于同一侧的清刷盘(31),所述第一锥齿轮(41)和第二锥齿轮(42)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浇筑防空鼓的辅助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21)上设置有防滑纹(2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浇筑防空鼓的辅助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6)开口靠近原基层的一侧设有刃口(6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浇筑防空鼓的辅助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上设有转向组件(5),所述转向组件(5)包括转向架(51)、转向轴(52)和转向盘(53),所述转向轮(22)转动连接在转向架(51)上,所述转向轴(52)竖直设置且转动连接在架体(1)上,所述转向轴(52)的底端与转向架(51)相连,所述转向盘(53)连接在转向轴(52)的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浇筑防空鼓的辅助施工设备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S1、清理:工作人员推动架体(1)行进,行进过程中,行走轮(2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41)转动,第一锥齿轮(41)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锥齿轮(42)转动,从而带动清刷盘(31)转动,负压风机(81)通过吸尘罩(83)对清刷盘(31)扬起的灰尘进行收集,清刷盘(31)将杂质向两个清刷盘(31)中间进行输送,并将杂质向收集箱(6)中进行输送,收集箱(6)行进过程中,通过刃口(61)将杂质铲起并送入收集箱(6)中;
S2、洒水:清理完毕之后对原基层表面进行洒水;
S3、浇注:浇注面层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信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信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76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