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密封圈制造精加工机械及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7505.X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3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任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文涛 |
主分类号: | B24B9/00 | 分类号: | B24B9/00;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密封圈 制造 精加工 机械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水密封圈制造精加工机械及加工方法,包括旋夹机构、触磨机构、驱转机构和底板,所述的底板上安装有触磨机构,位于触磨机构的相对侧设置有驱转机构,所述的驱转机构安装在底板上,位于驱转机构上通过轴承对称的安装有旋夹机构;本发明解决了现今针对防水密封圈的打磨都是通过人工手动打磨,而人工打磨的方式效率不高,难以对防水密封圈的内外棱边同步进行打磨处理,不能符合防水密封圈圆曲面打磨的特性,导致无法满足工艺要求,并且防水密封圈具有弹性容易变形,导致人工打磨要比实际要求的尺寸有偏差,不能符合使用要求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圈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水密封圈制造精加工机械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防水密封圈是由一个或几个零件组成的环形罩,固定在轴承的一个套圈或垫圈上并与另一套圈或垫圈接触或形成窄的迷宫间隙,防止润滑油漏出及外物侵入,且具有防水功能;
现今防水密封圈的成型加工多采用模压成型,此过程是将原材料加温融化,再通过高压挤出成型的防水密封圈,此方式制得的防水密封圈有较多毛刺,需要打磨去除毛刺和飞边,才能满足使用要求,从而达到防水的目的;
现今针对防水密封圈的打磨都是通过人工手动打磨,而人工打磨的方式效率不高,难以对防水密封圈的内外棱边同步进行打磨处理,不能符合防水密封圈圆曲面打磨的特性,导致无法满足工艺要求,并且防水密封圈具有弹性容易变形,导致人工打磨要比实际要求的尺寸有偏差,不能符合使用要求;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水密封圈制造精加工机械及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密封圈制造精加工机械,包括旋夹机构、触磨机构、驱转机构和底板,所述的底板上安装有触磨机构,位于触磨机构的相对侧设置有驱转机构,所述的驱转机构安装在底板上,位于驱转机构上通过轴承对称的安装有旋夹机构;其中:
所述的旋夹机构包括同步转架、丝杠、手轮、转盘、递进环架、滑套、导杆和抵夹单元;所述的同步转架通过轴承安装在驱转机构上,位于同步转架上通过轴承安装有丝杠,位于丝杠的外侧轴端上安装有手轮,且丝杠的内侧轴端通过轴承与转盘相互连接,所述的转盘安装在同步转架上,位于转盘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有递进环架,位于递进环架的外侧轴端通过螺纹配合方式与丝杠相互连接,且递进环架的内侧轴端与滑套相互连接,所述的滑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导杆上,所述的滑套上设置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呈环形分布的抵夹单元,且抵夹单元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转盘相互连接,所述的导杆安装在转盘上;通过手轮摇转丝杠,使丝杠螺旋驱动递进环架水平移动,并抵推滑套沿着导杆进行水平移动,从而调整抵夹单元的外扩移动,满足密封圈的夹持需求,再通过驱转机构驱动同步转架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密封圈的夹持旋转动作。
所述的抵夹单元包括环板、曲柄连杆、位移立板、滑轮和夹板;所述的环板安装在滑套上,位于环板两侧轴端的侧壁上分别通过铰链销安装有曲柄连杆,且曲柄连杆的顶部轴端通过铰链销与位移立板两侧轴端的侧壁相互连接,所述的位移立板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转盘上,位于位移立板的内侧轴端侧壁上分别通过轴承安装有滑轮,且滑轮通过滚动方式与转盘相互连接,所述的夹板安装在位移立板的外壁上;通过滑套同步环板进行水平移动,使曲柄连杆顶推位移立板在转盘上平移外扩,并通过滑轮减少摩擦阻力,再通过夹板对密封圈进行夹持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触磨机构包括主立支架、滑杆、压缩弹簧、压板、L型连杆、转轮、横杆和磨盘;所述的主立支架安装在底板上,位于主立支架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有滑杆,位于滑杆的外圈设置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的顶部轴端与压板相互抵触连接,所述的压板安装在滑杆的中部外圈,位于滑杆的顶部轴端通过铰链销与L型连杆的内侧轴端相互连接,所述的L型连杆通过轴承安装在主立支架上,位于L型连杆的顶部轴端上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轮,且转轮通过滚动方式与横杆相互连接,所述的横杆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主立支架上,位于横杆上对称的设置有磨盘;通过垂直方向按动压板下降,使滑杆拉拽L型连杆进行角度回转,使转轮滚动拉拽横杆进行平移,使磨盘接触密封圈的打磨棱边处,而压缩弹簧可抵推压板上升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文涛,未经任文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75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