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合金构件微区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6950.4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9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郭鹏飞;林鑫;兰红波;张世春;王家昌;刘岩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3/00 | 分类号: | B23H3/00;B23H3/08;B23H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志坤 |
地址: | 26652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合金 构件 表面 质量 加工 方法 | ||
1.一种提高合金构件微区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采用纳秒脉冲电解加工工艺,采用纳秒脉冲电源控制合金构件中不同组成相的阳极溶解速率,表面凸起的地方,加工间隙小,双电层充放电的时间常数小于脉冲宽度,发生电化学阳极溶解,蚀除速率快,表面凹陷的地方,双电层充放电时间常数大于脉冲宽度,不发生阳极溶解;
先进行直流电解加工,然后再进行纳米脉冲电解加工;
所述加工方法还包括采用管电极进行数控展成法加工;
所述合金包括固溶强化型合金、沉淀强化型合金或颗粒增强型金属基复合材料;
采用以材料同步送进的激光立体成形技术制备合金构件,所述激光立体成形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2-6 KW,扫描速率800-2000 mm/min,光斑直径 4-6 mm,单层厚度 0.3-1.1mm,塔接率 40-60%;
所述直流电解加工工艺参数:电压20-30V,加工间隙0.3-0.7 mm,电解液流速5-15 m/s,电解液为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
直流电解加工后,剩余精加工余量为0.3-0.8mm,针对剩余精加工余量进行纳秒脉冲电解加工;
纳秒脉冲电解加工工艺参数:两极初始加工间隙为1-3 μm,电解液流速为 5-15 ml/s,脉冲宽度为 10-50ns,占空比为40-60%,进给速度为1-10 mm/s,电解液为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合金构件微区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为沉淀强化型合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合金构件微区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强化型合金为镍基高温合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合金构件微区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立体成形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4 kW,扫描速率900 mm/min,光斑直径5.3 mm,单层厚度0.9mm,搭接率5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合金构件微区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直流电解加工工艺参数:电压24V,加工间隙0.5 mm,电解液流速10 m/s。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合金构件微区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精加工余量为0.5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合金构件微区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秒脉冲电解加工工艺参数:两极初始加工间隙为2 μm,电解液流速为 10 ml/s,脉冲宽度为 20ns,占空比为50%,进给速度为2 mm/s。
8.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加工方法得到的合金构件,其特征是,所述合金构件表面粗糙度Ra为0.01-0.1μm。
9.一种发动机,其特征是,采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金构件,该合金构件为热端部件。
10.一种燃气轮机,其特征是,采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金构件,该合金构件为热端部件。
11.一种核反应器,其特征是,采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金构件,该合金构件为热端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69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